醫療常識★新冠疫情短時間難擺脫 台灣醫院3.5個月拚出「正/負壓手術室」

▲(照/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眼見全球短時間之內無法擺脫新冠肺炎的陰影,一旦碰上疑似患者又有手術需要怎麼辦?彰化基督教醫院今(13)日宣布,只花了短短3.5個月工期,正式成立「正/負壓手術室」,可以收治新冠肺炎通報個案以及屬於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對象的緊急手術,為防疫工作進行超前部署。

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表示,身為公益的醫院,在董事會最大支持下,彰基這才可能在7天就蓋一間「負壓手術室」,經過3.5個月又蓋一間「正/負壓手術室」,斥資的經費都不是由政府補助,而且那也不可能賺錢,一定是賠錢的。

巧合的是,彰基成立「負壓手術室」後的第一個患者,就是院內一位主治醫師的媽媽,當時剛從日本返台,需要進行腦部手術,在疫情考量以及手術不等人的壓力下,剛好「負壓手術室」蓋好的第4天就派上用場。

陳穆寬說,醫院為使醫療空間能救治更多病患,如果只單純建立一間負壓專用手術室,空間使用率差,甚至可能淪為「蚊子館」,因此將正負壓環境設計在同一空間內的需求就更顯重要。「正/負壓手術室」於正常情況下以正壓模式使用手術室,空調氣流是從手術室內向外送出;當有疑似或確診患者,手術室內會營造出負壓環境,利用壓力梯度的布置來避免汙染空氣竄出。

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賴健文指出,彰基經歷過SARS的時代,也曾經建造過純負壓手術室,但空間長期未使用淪為蚊子館,而走上拆除的命運,有鑑於此,在2015年員林基督教醫院啟用的時候,即設有「正/負壓手術室」以活化空間,今年面對新冠病毒威脅,為避免患者轉院路途中發生交叉感染,才決定彰基也要設置一間標準的「正/負壓手術室」。

彰化基督教醫院強調,未來不只新冠肺炎,包括「開放性肺結核」及「重症感染症」的病人,只要一有懷疑,皆可以在「正/負壓手術室」裡面進行手術,保護病人及醫護安全。

照片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幹細胞新療法! 國衛院找到「組織再生」關鍵物質可救失智、肌萎

九旬嬤「吃不下、排不出」拚命忍痛 竟是4公分大惡腫瘤堵腸道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衛生福利部公布108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肺癌、肝癌、大腸癌再度名列前三!  108年十大癌症死因順位依序為:第一名:氣管、支氣管和肺癌第二名:肝和肝內膽管癌第三名: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第四名:女性乳癌第五名:口腔癌第六名:前列腺(攝護腺)癌第七名:胰臟癌第八名:胃癌第九名:食道癌第十名:卵巢癌 肺癌、...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肚子一餓就易怒、不開心?背後其實全是血糖搞的鬼!董氏基金會引用研究結果指出,低血糖會導致不良的情緒狀態,也會讓人感到壓力和憂鬱,專家更指出,過去對於憂鬱或焦慮症的患者,我們往往只注意到症狀本身的治療,但從研究發現,飲食習慣也應納入治...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進入6月以來,全台各地持續飆高溫,但除了要預防中暑之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得留意「心」危機!醫師就提醒,雖然天氣冷對於心臟血管的傷害較為明顯,但是高溫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天氣太熱同樣容易傷「心」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閱讀詳情 »

有時在手上、身體上會發現突然冒出紅痣,紅痣到底從哪來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紅痣主要是因為皮膚老化以及血管增生所致,通常年紀越大越常見,屬於皮膚的良性組織,然而,若紅痣出現異常變大或出血狀況時,應積極就診接受檢查。  紅痣是皮膚常見的組織,經常可在手臂上、身上、甚至臉上都可觀察到,但到底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