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只防中暑! 天氣太熱「傷心」恐爆心律不整、心臟衰竭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進入6月以來,全台各地持續飆高溫,但除了要預防中暑之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得留意「心」危機!醫師就提醒,雖然天氣冷對於心臟血管的傷害較為明顯,但是高溫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天氣太熱同樣容易傷「心」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根據國健署統計,心臟病是國人健康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背後元凶,來自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全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

高溫同樣要護心,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表示,這是因為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恐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美國心臟協會就呼籲心臟病患者、50歲以上及體重過重的高危險族群,應特別注意熱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中午至下午3點應避免到戶外活動;外出時盡量穿著通風、淺色衣物、穿戴帽子及太陽眼鏡、在陰涼處適當休息,以避免熱傷害,並多補充水分,遵循醫囑服藥。

國健署提醒,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自身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國健署強調,進出冷氣房時,因冷熱溫差較大,亦會增加心臟血管負擔,不能輕忽。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家長看過來!夏天狂嗑香甜芒果 一家2小童竟齊冒小紅痘、化膿紅疹

四合一疫苗「缺6萬劑」有童打不到 別慌!疾管署保證7/10補足貨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每天眼睛需要點羧甲基纖維鈉一至兩次聽起來不是很好的經驗。但是這種化學的局部潤滑劑卻可以幫助眼睛遠離強光的傷害,也遠離眼睛的酸澀、乾燥、紅腫的痛苦。全世界很多超過五十歲以上的女性都有眼睛乾澀的困擾,又稱為[乾眼症],嚴重者甚至得在眼睛上塗上凡士林,儘管減少了乾澀,但卻影響...

閱讀詳情 »

寶寶睡眠問題往往讓家長非常頭疼,不累不睡,太累也不睡,到底怎麼樣才能一夜好眠?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並非所有寶寶都是天生好眠,建議家長可以幫寶寶安排固定的睡眠儀式,讓寶寶習慣儀式之後就要準備睡覺囉!  許多育兒書籍都會建議儘早幫助寶寶建立固定的睡眠儀式,讓寶寶習慣儀式後就是睡眠時間!然而...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當約瑟夫醫師的母親住院時,因為醫療器材的逼逼聲與震動聲,他根本在電話中聽到他母親的聲音。更糟的是,她幾乎無法在醫院闔眼睡覺。 研究顯示,醫院的噪音,包括醫生與護士在夜間的打擾,還有各種聲音,讓最需要休息的病人反而很難休息。這不僅影響病人的心情,還有病人的健康。約瑟夫說,...

閱讀詳情 »

慢性腎臟病的病況是漸進式的,可依照腎臟功能強弱分成5期。新光醫院腎臟科張瑞廷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是依照年齡、性別、血清肌酸酐等數值,綜合計算出「腎絲球過濾率值 (GRF)」作為腎功能的判斷依據。  第一期:腎功能正常,但尿液檢測異常,如出現尿蛋白、血尿等狀況腎絲球過濾率值 (GRF) ≥ 90 mL...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