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疫苗自主開發 台大新抗原與新檢測上路

新冠疫苗自主開發 台大新抗原與新檢測上路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大防疫中心COVID-19疫苗團隊專注於開發第二代COVID-19的疫苗,利用團隊的黏膜佐劑技術,在鼻內免疫中有效提升老鼠血清中棘蛋白特異性抗體及中和性抗體,優於目前含佐劑棘蛋白肌肉注射疫苗。另成功根據delta 病毒株RBD 及人類ACE2設計出可測量針對目前流行的delta變異株中和抗體的ELISA套組。

三種檢測類型  符合多方需求

新抗原的設計檢測:為了發展保護delta 病毒株的疫苗,設計並製作出 delta 病毒株RBD三聚體做為抗原,並於293F細胞株中成功大量製造。

新的噴鼻投予路徑:很多民眾對於疫苗抗拒的原因之一就是怕打針,不管是怕痛或是對於侵入人體的抗拒,鼻噴疫苗的高安全性可提高疫苗施打意願,解決目前新冠疫苗每半年至一年就必須重新施打來維持保護力的困境,不但商業價值相對高,且對於疫苗的普及性及便利性也大幅提升。delta 病毒株RBD三聚體噴鼻疫苗已在老鼠實驗中,初步獲得驗證可行。

中和抗體快速檢測:中和抗體反應對新冠肺炎的保護力。但測中和抗體必須進第三級實驗室,利用活病毒做實驗才能檢驗,十分繁瑣。而競爭型ELISA套組用以測量中和抗體,初步看來可以正確反應第三級實驗室的中和抗體。

ELISA套組 大量快速篩檢、篩選用藥

由於目前流行delta 病毒株,因此,特別開發可測量delta病毒株中和抗體的ELISA套組,可以快速大量篩檢抗體,方便疫苗臨床試驗廠商或ㄧ般民眾使用。此ELISA套組也可應用於藥廠來篩選抗新冠肺炎藥物,將患者血清步驟改以小分子藥物或蛋白質藥物來做測試,如此可大量篩選找出最有效之抗新冠肺炎藥物。

【延伸閱讀】

青少年第二劑BNT打不打? 李秉穎:間隔12週降心肌炎風險

試管難避免早產? 「胎嬰健康風險檢核表」四階段自我評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今年25歲的李先生,因持續腹瀉、左下腹痛又便血近一個月,在診所接受藥物治療也無效後,轉自三軍總醫院就診,經大腸鏡檢查後確診罹患潰瘍性腸炎。遺憾的是,這類自體免疫疾病無法根治,患者可能得面臨終生腹痛、腹瀉等症狀,只能透過藥物控制。收治該名患者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昌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根據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國內嬰幼兒過敏比率逐年攀升,每3人就有1人過敏,尤其在台北市等都會區,兒童發生過敏機率更增加5成以上。中醫師指出,幼童的臟腑嬌嫩,對抗過敏原功能較差,容易引發呼吸系統或皮膚等過敏反應,透過中醫調養可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結核病患需要接受6至9個月的治療,其實曾與結核病患共同居住,或密切接觸的人也需要接受9個月的預防性投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護理長施秀珍指出,包括結核病接觸者或一般民眾,平時也應加強自我檢測,透過7分篩檢表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結核病的發生率從94年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2013血友好棒!獎學金」由台灣省關懷血友病協會與拜耳醫療保健事業群共同主辦,頒獎典禮順利於23日在高雄圓滿落幕,本屆以「FACTOR in the Future改變現在 凝聚未來」為主題,讓血友病學子在不同的領域發揮長才,展現自信,凝聚血友病學子的團結精神,一同克服病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