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疫苗自主開發 台大新抗原與新檢測上路

新冠疫苗自主開發 台大新抗原與新檢測上路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大防疫中心COVID-19疫苗團隊專注於開發第二代COVID-19的疫苗,利用團隊的黏膜佐劑技術,在鼻內免疫中有效提升老鼠血清中棘蛋白特異性抗體及中和性抗體,優於目前含佐劑棘蛋白肌肉注射疫苗。另成功根據delta 病毒株RBD 及人類ACE2設計出可測量針對目前流行的delta變異株中和抗體的ELISA套組。

三種檢測類型  符合多方需求

新抗原的設計檢測:為了發展保護delta 病毒株的疫苗,設計並製作出 delta 病毒株RBD三聚體做為抗原,並於293F細胞株中成功大量製造。

新的噴鼻投予路徑:很多民眾對於疫苗抗拒的原因之一就是怕打針,不管是怕痛或是對於侵入人體的抗拒,鼻噴疫苗的高安全性可提高疫苗施打意願,解決目前新冠疫苗每半年至一年就必須重新施打來維持保護力的困境,不但商業價值相對高,且對於疫苗的普及性及便利性也大幅提升。delta 病毒株RBD三聚體噴鼻疫苗已在老鼠實驗中,初步獲得驗證可行。

中和抗體快速檢測:中和抗體反應對新冠肺炎的保護力。但測中和抗體必須進第三級實驗室,利用活病毒做實驗才能檢驗,十分繁瑣。而競爭型ELISA套組用以測量中和抗體,初步看來可以正確反應第三級實驗室的中和抗體。

ELISA套組 大量快速篩檢、篩選用藥

由於目前流行delta 病毒株,因此,特別開發可測量delta病毒株中和抗體的ELISA套組,可以快速大量篩檢抗體,方便疫苗臨床試驗廠商或ㄧ般民眾使用。此ELISA套組也可應用於藥廠來篩選抗新冠肺炎藥物,將患者血清步驟改以小分子藥物或蛋白質藥物來做測試,如此可大量篩選找出最有效之抗新冠肺炎藥物。

【延伸閱讀】

青少年第二劑BNT打不打? 李秉穎:間隔12週降心肌炎風險

試管難避免早產? 「胎嬰健康風險檢核表」四階段自我評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別再「肝」等待! C肝新藥放寬給藥標準肝病是國人的健康殺手,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105年十大死因統計結果顯示,癌症躍居首位,肝癌就排行死亡率第二位,而C型肝炎更是雲嘉南地區常見的疾病。自今年1/24健保署開辦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不但解決C肝患者最擔心的醫療費用問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0多歲重度腦性麻痺合併肢體障礙患者,從小無法自行進食,都由家人咀嚼後餵食,也沒有正確清潔習慣的習慣,口腔有嚴重牙周病、齲齒、缺牙等問題,全口僅剩10顆牙齒。經由居家照顧員轉介北市聯醫牙科到宅團隊,每2個月進行一次牙科照護,包括補牙、洗牙等服務,每次治療後都開心露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食物未保存妥當 小心食物中毒炎熱夏天保存食物不容易,根據衛福部歷年食物中毒統計顯示,5至10月為食品或食物中毒事件高峰期,主要因高溫潮濕環境加上多數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提供給細菌生長的養分和條件,加速細菌快入繁殖,一旦食物未保存妥當,就容易造成腐壞,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路╱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近年來,老花問題越來越普遍,甚至有年輕化趨勢,像名作家吳淡如,便有高度近視、老花困擾。眼科醫師林丕容分析,這可能與使用3C產品、高度近視人口增加與高齡化社會等有關。 長時間使用3C 眼睛就容易出問題 林丕容醫師分析,在過去,多半是45歲以上族群才會產生老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