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冠肺炎大流行 「這習慣」惹禍 小心你每天都在犯!

歐洲、美國等近日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攀升,尤其義大利確診人數短短4天時間內增加兩倍以上破兩萬人了,死亡人數近2000人,整體死亡率為全球最高,西班牙也在24小時新增2000多例,直追義大利!疫情全球延燒,許多人為了防疫取消出國計畫。像藝人楊皓如,以往一年會帶小孩出國約5次,現在則將出國行程全部停擺,她直言:「我心很慌!」除了出國,為了防堵疫情,握手、親吻臉頰也都成了大忌!很多人也會無意識地摸臉,但這習慣就是讓病毒入侵的缺口!TVBS《健康2.0》特別邀請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中醫大新竹附醫眼科主任陳瑩山、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藝人楊皓如及中醫師吳明珠,討論如何避免病毒透過黏膜入侵全身,以及強化黏膜的小撇步,打造成新冠肺炎絕緣體!

新冠肺炎大流行 「這習慣」惹禍 小心你每天都在犯圖/TVBS提供

歐美的防疫觀念與東方人大不同,英國甚至被稱為「佛系防疫」,讓WHO提出質疑!曾在英國留學的楊皓如表示,外國人在衛生方面比較不拘小節,「我在地鐵上看到一個剛學步的小娃娃,舔他自己學步鞋的腳底,我跟老公看傻眼,但那個嬰兒的媽媽卻在笑。」認為外國人對衛生傾向比較開放的態度,小孩子在地上爬、打滾,或全身髒兮兮都沒關係。外國人生病時,也傾向自體免疫療法,她曾在英國發高燒到39度,也沒去看醫生,邊哭邊發抖裹著厚棉被撐過兩個晚上,覺得自己在瀕死邊緣、神智不清,但第三天卻也莫名其妙好了!國情文化不同也會對防疫有影響,歐洲很多國家發布禁蒙面法,如果將臉遮起來會有非常高額的罰款,所以很少人會有戴口罩防疫的觀念。

新冠肺炎大流行 「這習慣」惹禍 小心你每天都在犯圖/TVBS提供

除了握手、親吻可能造成傳染,很多人會無意識的摸臉,這不經意的小動作也成為防疫缺口!陳亮宇表示,2015年澳洲雪梨大學,利用錄像帶,觀察影片中醫科學生的面部觸摸行為,26位醫科生中,每人平均每小時觸摸 23 次,當中44%是觸及眼睛、鼻或嘴!平均每個人一天接觸自己的臉的次數可達400-600次。就連自稱很注重衛生的楊皓如,製作單位實測後發現,她在12分鐘內,無意識摸臉次數也達83次!江坤俊解釋,之所以一再強調不要摸臉,是因為新冠病毒會經由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染,另外也可能透過接觸傳染,經由黏膜入侵人體。也就是說,如果手沾到病毒,摸臉時又接觸到「眼、口、鼻」的黏膜,或是將病毒帶到五官黏膜附近,就容易造成感染。

新冠肺炎大流行 「這習慣」惹禍 小心你每天都在犯圖/TVBS提供

眼睛黏膜,是唯一裸露在外的黏膜組織,雖有保護作用,但也可能使得病毒、細菌附著時間變長而提高感染風險。身為眼科醫師,陳瑩山也分享自己看診時,絕對會戴護目鏡或太陽眼鏡,避免感染。他建議要保護眼睛黏膜,若沒有近視,可以買偏向茶色、灰色、綠色,沒有度數的太陽眼鏡防護。想要增強眼睛免疫力,則可以多補充Omega-3,提升淚液品質,增強淚液的殺菌防護力。

新冠肺炎大流行 「這習慣」惹禍 小心你每天都在犯圖/TVBS提供

在防疫關鍵期,鼻腔黏膜的保養非常重要,挖鼻孔、過敏都可能會造成鼻腔黏膜受損,要修護鼻腔黏膜,陳亮宇建議,除了可補充微量的鈣離子,增進鼻黏膜上皮的恢復,鉀離子也可降低急性發炎反應。要了解更多「新冠肺炎」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也可至《健康2.0》官網:https://health.tvbs.com.tw/ 搜尋相關訊息。《健康2.0》Line官方帳號,也已與『疾管家』合作,除可以協助使用者查詢,附近藥局口罩庫存量,如身體有異狀,也可查詢附近有哪些診所,協助民眾做好自我防護。

 

相關推薦

你覺得自己健康嗎?健不健康可不能只靠「感覺」!想要提升保護力,日常正確飲食才是關鍵唷!  1. 每日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營養,維持良好保護力營養與身體保護力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身體表層屏障需要源源不斷的原料供應,以維持身體的保護力,因此均衡飲食是增強保護力的最基本要求。每天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根莖...

閱讀詳情 »

  誰容易打嗝? 臨床上可觀察到平常較容易打嗝的人,多為工作性質所造成,然也有不少是個性特質使然。情緒因素確實可影響腸胃功能,而衍生多種不適症狀。工作壓力大、課業考試壓力、生活緊張或有其他人情負擔,以及個性謹慎,容易緊張,自我要求高常給自己壓力的人,就比個性大剌剌,神經大條者,發生打嗝的...

閱讀詳情 »

從藝人 Selina 拍戲遭爆炸場面燒傷事件、高雄氣爆事件,一直到八仙樂園的粉塵爆炸事件,民眾都持續地關注燒燙傷時皮膚的使用與供需問題,政府對外緊急採購與捐贈的皮膚也陸續運抵台灣分配給各醫療院所。為什麼對於燒燙傷患者來說,捐贈的皮膚如此重要?它可以做為植皮手術使用嗎? 捐贈皮膚主要用來預防感染 皮膚...

閱讀詳情 »

在八仙塵爆那一夜之前,從小到大遇過燒傷的傷口就只有自己煮飯不慎的燙傷,近期嚴重一點的也只有碗粿小腿被排氣管的燙傷,就算進入加護病房前都有做燒燙傷的訓練,但那也僅止於紙上談兵… 從第一個燒傷病患衝上來後,完全沒有看過這種大範圍燒傷傷口的護理人員,大家「嘖!」一聲的倒吸了一口氣,強忍內心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