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肺炎輕症、無症狀多 有症狀怎麼分?

新冠肺炎輕症 無症狀多 有症狀怎麼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新冠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截至6月2日累計9,389例確診,許多人擔心自己是否染疫。然而,新冠肺炎以無症狀與輕症居多,如果有症狀該怎麼辨別?

根據疾管署《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目前個案回顧研究指出,SARS-CoV-2 冠狀病毒患者症狀不易與其他感染分辨;大部分患者有發燒、乾咳、倦怠等症狀,約三分之一會有呼吸急促。其他症狀包括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另有部分個案出現嗅覺或味覺異常。

新冠肺炎常見症狀似感冒 不易區分

大部分症狀:

‧發燒

‧乾咳

‧倦怠

其他症狀:

‧肌肉痛

‧頭痛

‧喉嚨痛

‧腹瀉

‧嗅覺或味覺異常

截至 2021 年 5 月 10 日止,統計台灣 1184 例確診個案之年齡中位數為 31 歲,初始症狀包括咳嗽(31.8%)、發燒(26.9%)、流鼻水/鼻塞(17.0%)、嗅覺異常(11.8%)、味覺異常(8.0%)。

新冠肺炎輕症 無症狀多 有症狀怎麼分?

▲圖片來源:

發燒:fever by Victoruler from the Noun Project/乾咳:Cough by parkjisun from the Noun Project/倦怠:yoga by Sasha Sash from the Noun Project/肌肉痛:muscle aches by Olena Panasovska from the Noun Project/頭痛:Headache by parkjisun from the Noun Project/喉嚨痛:sore throat by Delwar Hossain from the Noun Project/腹瀉:Sitting on the toilet by Egon Låstad from the Noun Project/嗅味覺異常:Rhinology by Delwar Hossain from the Noun Project

大部分為輕症或無症狀 4/20日後16.8%重症

截至 2021 年 5 月 10 日止,所有確診個案中,約 83%為無併發症之輕症或無症狀感染,11%為肺炎,嚴重肺炎與 ARDS 約 6%,死亡率約 1%。

有一篇報告指出一半的病患在發病後 8 天(範圍: 55-13 天)出現呼吸急促,約有三分之一的個案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 ARDS),約有二至三成個案需要加護病房治療,特別是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病患。

至於最新統計2021/04/20後至2021/06/02,指揮中心表示,確診個案共7760例,依WHO嚴重度分類,1303人(16.8%)為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而 年齡 ≧ 60歲個案共2958人中,計912例(30.8%)為重症。

我有症狀需要做篩檢嗎?

指揮中心表示,社區篩檢站為快速找出社區中感染者,以有接觸史、活動史且有症狀者為優先。沒有相關接觸活動史且無症狀者,請不要前往篩檢,以免接觸其他感染者,反而暴露於風險中。

【延伸閱讀】

你的外表「宅」氣十足? 抗「疫」也要守護美麗

新穎毛髮激黑胜肽比一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現任Lamigo當家投手許銘傑,曾因戴眼鏡被取綽號為「眼鏡俠」,但球場上風沙多,加上天氣濕熱,戴眼鏡並不方便。另一名投手陳禹勳,則是對隱形眼鏡又愛又怕,有乾眼症的他,面對球場的乾燥氣候,有時更是乾澀到戴不住。另一名隊友林國裕也有類似困擾,最後三人都下定決心進行近視雷射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大腸癌七度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登統計,去年共有1萬4965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35分鐘一人罹患。醫師建議,平時多攝取富含高纖高酵素的黏性食物,如納豆、秋葵、海藻等,可幫助腸胃蠕動、增加糞便量,有助排便,預防罹患大腸癌。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新陳代謝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進入中年的男性,常常半夜起床如廁,小心,你的內臟可以出問題了。北市一名50多歲男子,因半夜起床如廁的次數太頻繁,不僅睡眠品質下降外,白天工作時精神不濟,因此困擾不已。男子覺得健康可能出現紅燈,因年輕時可一覺到天亮,睡眠品質好,連尿意都沒有,怎麼會一邁入50歲就有夜尿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僅3個月大女嬰,父母為了在氣溫不穩定的天氣中替孩子保暖,也順便防止小手亂抓臉,使用新生寶寶的護手套。洗澡時拿下護手套時,發現寶寶的左手中指前端竟有發黑的情形,旋即到醫院求診,卻因指頭前端細胞已經壞死,面臨只能截肢的悲劇。 收治病例的整形外科李子朋醫師表示,因為前陣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