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肺炎輕症變重症 胸腔科醫師: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

新冠肺炎輕症變重症 胸腔科醫師: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報導新冠肺炎輕症會不會變重症?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19日出席台大公衛新冠肺炎說明會表示,新冠病毒針對呼吸道展開攻擊,包含氣喘、鼻過敏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都會影響呼吸道微環境,上述疾病應好好控制,建立良好呼吸道微環境,後續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才能發揮作用。

輕症變重症 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

針對新冠肺炎,周百謙表示,胸腔科醫師的目標是「輕症患者不會變重症,輕症快速脫離病毒帶原期」,目前雖然有藥物、疫苗研發,但新冠肺炎與呼吸道有關,個人呼吸道微環境才是輕重症的關鍵,「包含患者的鼻腔過敏、咽喉過敏、慢性氣喘、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都會影響病毒防禦力。」

「為何瑞德西韋大規模臨床試驗難以發現治療效益?」周百謙強調,若只是針對病毒治療,沒有改善肺部微環境,「就算病毒清除後,氣管仍充滿黏液,肺泡被破壞,發炎風暴還是持續影響,造成治療無法發揮效果。」

降低呼吸道發炎危險因子 藥物療效會更好

因此,周百謙進一步表示,要藥物讓療效更好,避免病毒刺激引發發炎風暴,強調罹患新冠肺炎,應該回歸正常作息,降低自律神經活性、發炎反應,藥物效果才會好。

周百謙也說,病毒首先針對鼻腔附著,建議必須保護好上呼吸道,降低氣道發炎的危險因子,比疫苗藥物重要,包含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改善過敏性氣道發炎,鼻噴劑及抗組織胺改善鼻道功能及鼻倒流,甚至戒菸等,提升病毒防護力。

至於針對台灣防疫下一步,周百謙擔心季節流感流行季來臨,與新冠肺炎症狀難區分,恐使急診人滿為患,希望能發展有效快篩,可以針對唾液、鼻腔的快速抹片,甚至血清學檢驗都是未來重點。

【延伸閱讀】

 不只眼睛「乾」 神經密度低也恐導致乾眼症

心肌梗塞防復發 醫師要他一定要做「這些事」

酷暑炎炎,血糖控制大不易 醫師解析兩大原因

肺癌藥物納健保 晚期癌友命運新希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傷口發炎很常見,但你聽過神經發炎嗎?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CIDP,是一種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髓鞘而發炎,影響運動及感覺神經的疾病,沒妥善治療,3成患者將需要依賴輪椅行動。 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柏豪表示,CIDP病程通常長達2個月以上,還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月經來前我的胸部就開始發脹,隱隱作痛,會不會是乳癌的警訊呢?知名中醫診所中醫師賴睿昕表示,經前乳房脹痛是婦科病的一個早期且重要的信號,通常與內分泌系統或卵巢功能調節不穩有關,和乳癌沒有直接關係,建議先調適情緒,生理期改穿寬鬆無鋼圈的內衣,經前一周少吃辛辣刺激、高脂肪類的食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過年期間大吃大喝,想要在春夏之際大方露腰、驕傲把臉亮出來,現在勢必要積極努力「去脂肪」。只是,短時間內怎麼運動就是瘦不了,或是,根本就懶得動,該怎麼辦?醫美診所院長翁書賢建議,除了運動、飲食管理外,也可搭配科技雕塑體態進行局部雕塑,讓運動也難以瘦下來的地方靠科技減脂輔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你在辦公室上班時,曾經感到脖子或肩膀不舒服嗎?起初只有一點點不舒服,而後按摩或是治療都還有些效果,隨著時間越來越久,小毛病越來越多了,卻也找不出問題,很有可能與辦公室環境有關,儘管肩頸痠痛可能有很多原因導致,不妨可以檢視一下工作環境,進行簡單的改善。 測你最近的壓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