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肺炎輕症變重症 胸腔科醫師: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

新冠肺炎輕症變重症 胸腔科醫師: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報導新冠肺炎輕症會不會變重症?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19日出席台大公衛新冠肺炎說明會表示,新冠病毒針對呼吸道展開攻擊,包含氣喘、鼻過敏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都會影響呼吸道微環境,上述疾病應好好控制,建立良好呼吸道微環境,後續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才能發揮作用。

輕症變重症 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

針對新冠肺炎,周百謙表示,胸腔科醫師的目標是「輕症患者不會變重症,輕症快速脫離病毒帶原期」,目前雖然有藥物、疫苗研發,但新冠肺炎與呼吸道有關,個人呼吸道微環境才是輕重症的關鍵,「包含患者的鼻腔過敏、咽喉過敏、慢性氣喘、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都會影響病毒防禦力。」

「為何瑞德西韋大規模臨床試驗難以發現治療效益?」周百謙強調,若只是針對病毒治療,沒有改善肺部微環境,「就算病毒清除後,氣管仍充滿黏液,肺泡被破壞,發炎風暴還是持續影響,造成治療無法發揮效果。」

降低呼吸道發炎危險因子 藥物療效會更好

因此,周百謙進一步表示,要藥物讓療效更好,避免病毒刺激引發發炎風暴,強調罹患新冠肺炎,應該回歸正常作息,降低自律神經活性、發炎反應,藥物效果才會好。

周百謙也說,病毒首先針對鼻腔附著,建議必須保護好上呼吸道,降低氣道發炎的危險因子,比疫苗藥物重要,包含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改善過敏性氣道發炎,鼻噴劑及抗組織胺改善鼻道功能及鼻倒流,甚至戒菸等,提升病毒防護力。

至於針對台灣防疫下一步,周百謙擔心季節流感流行季來臨,與新冠肺炎症狀難區分,恐使急診人滿為患,希望能發展有效快篩,可以針對唾液、鼻腔的快速抹片,甚至血清學檢驗都是未來重點。

【延伸閱讀】

 不只眼睛「乾」 神經密度低也恐導致乾眼症

心肌梗塞防復發 醫師要他一定要做「這些事」

酷暑炎炎,血糖控制大不易 醫師解析兩大原因

肺癌藥物納健保 晚期癌友命運新希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大多弄錯順序 先洗頭再洗身 「洗澡先洗頭,這是錯的!正確的順序應為:先洗臉,再洗身,最後洗頭。」近日日本媒體的一則報導稱,日本每年因洗澡不當導致死亡的人數多達1.4萬人,其中約九成是65歲以上的老人,冬天發生意外最多。不少網友看到此消息都覺得驚悚,認為有小題大做的嫌疑。 無獨有偶,42歲的王先生洗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患有肝病的人,以往很難發現出來,肝脂肪纖維化掃描取代過去用刺穿的方式來檢測肝臟硬化的程度,大大降低罹患肝癌的可能性。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俊穎表示 ,透過超音波的檢查,患者可清楚知道自己肝臟硬化以及脂肪肝的程度,也能早期介入治療。吳俊穎醫師說,肝脂肪纖維化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膠囊藥可別去殼吃!許多家長擔心孩童吞膠囊噎到,或認為膠囊殼難以消化,會將膠囊剝開直接把粉末倒出吞下肚;不過,醫師強調,裝入膠囊內的藥粉,通常具有刺激性,若直接服用恐傷害口腔、食道及腸胃,建議最好連同膠囊一起吞比較安全。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表示,製成膠囊劑型的藥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