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神經也發炎?手腳麻木無力… CIDP久病不治恐失能

神經也發炎?手腳麻木無力 hellip; CIDP久病不治恐失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傷口發炎很常見,但你聽過神經發炎嗎?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CIDP,是一種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髓鞘而發炎,影響運動及感覺神經的疾病,沒妥善治療,3成患者將需要依賴輪椅行動。 

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柏豪表示,CIDP病程通常長達2個月以上,還會反覆復發,患者通常因手腳無力、或四肢末端開始有向上發麻的情況、呼吸困難等症狀就診才發現。

GBS四週達無力高峰 痊癒後不復發

另外,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又稱格林-巴利症候群GBS,是因為患者感染細菌或病毒後,誘發免疫反應攻擊神經髓鞘而引起,症狀與CIDP相同,但患者會在1至4週內達到無力高峰,痊癒後不會再復發。

黃柏豪醫師說,這兩種疾病都可透過免疫球蛋白治療,調節身體免疫功能,加速恢復,也能減少患者使用呼吸器的時間。除了免疫球蛋白外,也可以使用血漿置換,就像洗腎的方式一樣把身體內不好的抗體分離後再輸回體內,達到療效。

CIDP免疫球蛋白治療 復發次數降5成

黃醫師分享,曾有一名53歲的孫先生,因為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到神經內科就診,才發現同時有CIDP,僅以類固醇藥物治療,無奈卻有腸胃出血的嚴重副作用而需住院輸血,後來健保納保後改用免疫球蛋白治療,才擺脫副作用,穩定病情。

「通常CIDP的長期維持性治療,是希望使用免疫球蛋白來盡量減少復發的次數。」黃醫師指出,免疫球蛋白治療約能減少患者約5成的復發次數,也能減少病人累積產生的神經學症狀及缺損。建議每三週至1個月打一次,注射時間約1至2天。

CIDP及GBS需要經神經傳導、抽血等檢查,經醫師排除其他疾病可能,綜合判斷才能確診,在台灣仍屬罕見疾病,呼籲民眾有所警惕,早期發現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傷口發炎很常見,但你聽過神經發炎嗎?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CIDP,是一種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髓鞘而發炎,影響運動及感覺神經的疾病,沒妥善治療,3成患者將需要依賴輪椅行動。 

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柏豪表示,CIDP病程通常長達2個月以上,還會反覆復發,患者通常因手腳無力、或四肢末端開始有向上發麻的情況、呼吸困難等症狀就診才發現。

GBS四週達無力高峰 痊癒後不復發

另外,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又稱格林-巴利症候群GBS,是因為患者感染細菌或病毒後,誘發免疫反應攻擊神經髓鞘而引起,症狀與CIDP相同,但患者會在1至4週內達到無力高峰,痊癒後不會再復發。

黃柏豪醫師說,這兩種疾病都可透過免疫球蛋白治療,調節身體免疫功能,加速恢復,也能減少患者使用呼吸器的時間。除了免疫球蛋白外,也可以使用血漿置換,就像洗腎的方式一樣把身體內不好的抗體分離後再輸回體內,達到療效。

CIDP免疫球蛋白治療 復發次數降5成

黃醫師分享,曾有一名53歲的孫先生,因為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到神經內科就診,才發現同時有CIDP,僅以類固醇藥物治療,無奈卻有腸胃出血的嚴重副作用而需住院輸血,後來健保納保後改用免疫球蛋白治療,才擺脫副作用,穩定病情。

「通常CIDP的長期維持性治療,是希望使用免疫球蛋白來盡量減少復發的次數。」黃醫師指出,免疫球蛋白治療約能減少患者約5成的復發次數,也能減少病人累積產生的神經學症狀及缺損。建議每三週至1個月打一次,注射時間約1至2天。

CIDP及GBS需要經神經傳導、抽血等檢查,經醫師排除其他疾病可能,綜合判斷才能確診,在台灣仍屬罕見疾病,呼籲民眾有所警惕,早期發現治療。

【延伸閱讀】

找回知覺! CIDP慢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炎復健運動助復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2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所謂的「卵巢早衰」,現代醫學定義是女性年紀未滿40歲,卵巢功能就異常衰退,卵子儲量過低、無法正常排卵,引起經血量少、月經不規則,甚至提早停經,醫學上稱「早發停經」,因而出現熱潮紅、心悸、失眠、情緒低落等更年期症狀。根據統計,全球婦女平均自然閉經年齡為 50~52 歲,但實際...

閱讀詳情 »

精油日常》春季到,呼吸道常備「油」物這樣挑,不能錯過的木質調精油 木質類精油幾乎都是以小樹枝或是毬果蒸餾而成,較常使用的是雪松、絲柏、松、杜松、尤加利、苦橙葉、花梨木、茶樹、樟樹。這些精油的共同特色是潔淨、收斂的效果很好,對呼吸、泌尿兩大循環系統作用力強,是芳香療法中經常使用的精油,所以選擇以雪松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全球,為協助防疫,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日前召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會議,會中邀請本院專家,並結合跨世代及跨單位研究同仁,共同討論對策及合作;廖俊智院長指出,與會的十五個國內學研單位代表,經熱烈討論後,決議組成十三項協作子平台,可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延燒,教育部將中小學的開學日往後延至2月25日。隨著開課日將近,許多家長仍然非常憂慮疫情,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究竟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孩子面對?諮商心理師陳劭旻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在安孩子的心之前 先安家長自己的心對於國中小的學生而言,家長的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