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總動員!中研院號召任務編組 投入一線作戰

防疫總動員!中研院號召任務編組 投入一線作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全球,為協助防疫,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日前召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會議,會中邀請本院專家,並結合跨世代及跨單位研究同仁,共同討論對策及合作;廖俊智院長指出,與會的十五個國內學研單位代表,經熱烈討論後,決議組成十三項協作子平台,可望能共享研究材料、研究資訊,及智財成果等,也能加速研發進度,並多重驗證由不同研究團隊研發出的成果。

設立短期目標 可望建立資源共享平台 

目前研究需求包括感染控制、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診斷與治療、快篩方式(包括病毒RNA、病毒抗原、血清抗體的檢測)、治療性藥物等,也納入社會倫理及法律等相關研究;廖院長表示,除了短期目標希望能建立資源共享平台,也期望能達到最快約3至6個月能有小規模快篩檢測的原型產品的中期目標。

組新冠病毒任務工作小組 加入防疫行列

此外,因應新型小分子藥物、治療性抗體及疫苗需花約1.5年以上時間,也將持續下一波疫情準備;廖院長表示,相關同仁也針對血清抗體檢測、病毒抗原檢測、新型治療性抗體、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等面向,組成「新冠病毒任務工作小組」,將透過此次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的啟動,加入第一線作戰行列,也盼能善盡關鍵社會責任。

草擬智財協議 可望未來共享研究成果

出席該學研合作平台會議的包含中研院劉扶東副院長及中研院生醫所、基因體中心、生醫轉譯中心、分生所等、衛福部相關部會、各大大專院校以及國衛院、工研院、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等研究法人與會;廖院長強調,會中決定參與的學研單位也共同草擬智財協議,可望未來能與各界共享相關研究成果,也有利於疫情的控制與後續影響的評估。

【延伸閱讀】

對抗病毒細菌 強化黏膜防護!

牙痛、下巴痠麻,顳顎關節障礙作祟 醫師有解「針」厲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一般人都認為,尿液是人體排出的“垃圾”,其實不然,它是檢測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人們吃下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會在血液裡形成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毒素”,只有通過尿液將它們及時排到體外,才不會影響健康。健康的尿液有一些標準,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坐月子不能受風、著涼?中醫師林佑彥指出,能減少受風著涼的機會,就能減少日後纏綿的併發症,答案是肯定的。在一般沒有生產情況下,氣血較虛者也易生病。雖然在一樣的環境之下,有些人容易生病,有些人就不容易生病,就說明了的體質不同。然而孕婦在懷孕的時候,母體提供了大量的氣血與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為何英國凱特王妃生產後馬上出院趴趴走,更不用說坐月子了。而坊間的坐月子中心越來越多,而且大部份還是由西醫婦產科所經營的,如果說坐月子是不必要的,那為什麼還要開坐月子中心呢?另一方面,許多女性朋友一聽到坐月子的種種禁忌,不禁卻步而不願意生孩子了。中醫師表示,以現代中醫觀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根據統計,每45分鐘就有一位國人因肝病身亡。在台灣的慢性肝病患者中,七成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造成,其餘則和C型肝炎病毒有關。其中高達三成的感染者,因無明顯症狀,而不知自身已有感染。隨著醫療進展,針對B、C肝病治療已有重大突破,台大醫院劉俊人教授表示,目前健保給付慢性B肝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