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冠輕症、無症狀不用擔心?最新研究揭「恐有腦損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綜合報導)
新冠輕症 無症狀不用擔心?最新研究揭「恐有腦損傷」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單日確診人數屢破新高。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99%屬於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但國外最新研究卻發現,即使是輕症或無症狀,也可能造成腦部神經後遺症或腦損傷風險。

新冠病毒造成慢性腦缺氧,無症狀也會
臨床上新冠肺炎患者常會出現頭暈、頭痛、精神錯亂和其他神經系統症狀,醫界一直不了解其症狀與感染新冠病毒之間的關係。不過,知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4月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可能會影響腦部中樞神經系統,造成5種與人類感染病毒時的相似症狀,且與感染新冠肺炎死亡者的解剖報告相符:

  • 腦部明顯發炎
  • 神經元損傷
  • 細胞凋亡
  • 輕微腦出血
  • 慢性腦缺氧

中樞神經系統缺氧恐腦出血、神經損傷
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針對感染新冠病毒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進行觀察,發現大腦中樞神經的血氧量有減少現象,這與出現腦損傷症狀的情況相符,包括造成皮下血管與神經細胞的損傷和死亡,亦使腦部有微出血現象。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發現也出現在無症狀或輕症者身上。

參與該研究的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ulane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首席研究員翠西・費雪(Tracy Fischer)在受訪時表示,由於他們沒有明顯呼吸道症狀,沒有人預料到會出現腦部損傷,但從結果可以明確得知,確實是因為病毒感染所引起。

新冠病毒恐使腦容量減少
無獨有偶,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日前也在臉書粉絲頁表示,根據英國研究指出,確診新冠肺炎可能會使腦容量減少,造成精神不集中、生活認知出現障礙、容易疲勞,甚至會有失去嗅覺的感受。

雖然新冠病毒是否會造成感染者的腦部損傷,醫學界尚未有公認的定論,且潛在病理機制仍不清楚。黃軒呼籲,即使這波疫情症狀多為輕症、無症狀,在疫情真正結束前,同樣要落實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等防疫習慣,畢竟新冠病毒對於身體各處仍可能有潛在影響,仍須小心謹慎。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56歲的鈺琪姐個性開朗,2年前夏天參加1場活動時,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有些發燒便返家休息,本以為是中暑,沒想到晚上卻發燒至39.5℃,到醫院掛急診被診斷為肺炎,住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後,竟發現右側肺部長了1顆約6.5公分的腫瘤,確診為晚期肺癌。 患者聽從醫師建議和安排治療,不料卻在今年3月肺癌復發,且...

閱讀詳情 »

如果你是個幾乎不做家事的人,可能要改變一下習慣了。最近1項研究表示,每天做1小時的家事,長期累積之下,可以延緩大腦衰退的速度,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Network Open)。 研究團隊追蹤了2,354名美國中年人,至少3天以上的活動數據及腦部掃描數據並加以計算,發現過了60歲以...

閱讀詳情 »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高齡長者每天平均大概要吃7.3顆藥,但許多藥丸外型相似,曾有長者誤將外觀同樣白色、圓圓的攝護腺藥,當成腸胃藥食用。陽明大學醫學系副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家醫科醫師陳育群發明1款手機藥物影像辨識系統「AIGIA愛家小藥師」,居家醫師只要用手機照相,即可自動辨別藥物種類。 根據調查,台...

閱讀詳情 »

相信抹牙膏或用撒隆巴斯貼布可以消除青春痘嗎?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光照治療科主任邱足滿醫師強調,民眾若有痘痘的困擾,可以找皮膚科醫師看診,千萬不要誤信偏方而延遲治療,萬一擅自嘗試偏方,拿自己的臉做實驗,不慎造成各種刺激性皮膚發炎、過敏等併發症才求醫,反而得不償失。 邱足滿指出,痘痘的4大成包括:(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