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十大癌症出爐!又快又凶趨勢擋不住 6種癌發生年齡最早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聞癌色變,國健署今(29)日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8年新發癌症人數及癌症時鐘雙破歷史新高紀錄,癌症奪命「又快又凶」趨勢擋不住,而國健署進一步分析更發現,有6大癌症的發生年齡都比較早,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食道癌、甲狀腺癌以及子宮體癌全落在5字頭。

最新國人十大癌症排行出爐,發生人數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與前一年相比較,除子宮體癌和第11位的食道癌順序互換外,其餘不變。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2018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前一年同為63歲,但有部分癌別的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包括了乳癌為56歲、子宮頸癌為58歲、口腔癌為57歲、食道癌為59歲、甲狀腺癌為50歲以及子宮體癌為55歲。

另一方面,林莉茹說,與前一年相比較,癌症發生年齡,除其中乳癌、食道癌以及皮膚癌老1歲以外;肺癌、攝護腺癌以及子宮體癌則是早了1歲。

國健署長王英偉提醒,癌症的發生可能是數十年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而造成,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3到5成癌症發生是可避免的,實證醫學證明,現行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的4癌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且若篩檢結果為陽性,莫驚慌莫害怕,應儘速至醫療院所接受確診,有效發現異常,及早確診與治療,就能提高存活率。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罹癌人數爆要命新高!大腸癌連13年居冠 肺癌年多千人竄升最凶

更便利!超商繳健保費放寬至3萬 手機掃「行動條碼」也行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薇薇安是來自美國蘇里州的小女孩,她在2歲的時後被診斷出有白血病,小小年紀就頻繁地往返醫院,接受無數痛苦的檢查和化療。然而在令人如此不愉快的病房內,卻有件是能帶給小薇薇安大大的鼓勵。 在醫院的對面有棟大樓正在蓋,崔維斯(Travis Barnes)和葛瑞格(Greg Combs)是這棟大樓面向醫院這...

閱讀詳情 »

使用洋蔥來排毒或治療這件事,其實已經不是一個新的新聞了,早在1990年歐洲就已經證實洋蔥可以拿來對付瘟疫等疾病。 而把洋蔥放在腳底,你恐怕就沒聽說過了。這招目前在西方世界的網路瘋傳中。很多網友在Twitter說這招真的有用! 美國醫師勞倫(Lauren Feder) 也相信,「洋蔥療法」不是噱頭,...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2(示意圖,非本人)   小文今年19歲,在浙江金華一大學念大二。自從上了大學以後,小文就愛上了吃燒烤,幾乎每天下了晚自習都要去“搓一頓”,有時甚至把燒烤當成了主食。 最近,小文突然發現自己肚子竟然漸漸大了起來,就像是懷孕了一樣,這可把小文嚇了一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