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型免疫藥物治療 擊退癌細胞!

新型免疫藥物治療 擊退癌細胞!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7歲的黃先生,左腳趾頭有顆腫塊長達10年,5年前這顆腫塊突然變大,且顏色變得深淺不一、邊緣呈現不規則狀,就醫確診罹患「黑色素癌」。經過多次治療,腫瘤仍持續變大,更轉移到淋巴結、肝臟及骨頭,全身上下多達20顆腫瘤。

傳統治療副作用大

收治個案的林口長庚醫院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主任張文震指出,患者曾使用化學治療、免疫激素介白素-2治療,但卻無法控制癌細胞擴散及轉移,且治療副作用引起貧血、頭暈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不適合繼續治療。

免疫治療擊退腫瘤

張文震主任表示,今年1月開始,建議患者自費使用新型免疫藥物治療,治療第一次後,全身多處腫瘤明顯縮小,治療期間無任何嚴重的副作用,只有皮膚出現白斑,持續使用19次後,原本20多顆的腫瘤已看不到,現在能夠與家人一同登山。

每月需自費2、30萬

張文震主任強調,新型免疫藥物治療可活化免疫系統,達到對抗癌細胞的效果,但沒有噁心、嘔吐、掉髮等嚴重副作用。目前國內已核准3種新型免疫治療藥物,可以使用在第二線非小細胞肺癌及黑色素癌,患者每個月需自費2、30萬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1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腹脹和排氣是人體消化分解食物的過程中產生的正常現象。當人體廢氣難以通過打嗝或腸胃脹氣的方式釋放出去的時候,往往就會在消化道聚集,導致腹脹。本文將為您介紹怎樣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和醫學治療的方式緩解腹脹和排氣現象。 步驟   直接「放鬆」自己 不要憋氣不放。很多人為了...

閱讀詳情 »

大腸息肉都會癌變嗎? 息肉其實分為腫瘤性和非腫瘤性,腫瘤性息肉多指腺瘤,特別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果家族中一個人確診,其他成員應進行相關檢查並儘早治療,以防癌變。但即便是腺瘤發展到癌一般需要5~20年,而且癌變機率與腺瘤大小、數目、病理類型、部位,以及患者年齡性別相關。非腫瘤性息肉則指炎性息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近期寒流報到,許多人都相約吃火鍋、羊肉爐等,想在冬天補身暖胃。中壢天晟醫院營養師劉姵君表示,藥膳可分為溫補、平補和清補,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吃補,尤其面臨感冒、喉嚨發炎時,並不適合進補;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要小心補過頭反而傷身。劉姵君指出,大部分冬天補品為溫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婦人因騎車發生車禍,造成腳踝遭車輪輾過,導致小腿遠端脛腓骨粉碎性骨折,緊急就醫後,醫師判定必須接受開刀治療;經建議使用微創手術做骨折部位的鋼板內固定後,術後患者傷口恢復情況良好。收治這名婦人的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陳彥名指出,因患者罹患糖尿病,且腳踝內側有大片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