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型複合式手術室360度影像攝影 粉碎骨盆精準3D重建

新型複合式手術室360度影像攝影 粉碎骨盆精準3D重建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72歲的呂先生,日前騎腳踏車返家途中發生車禍,被救護車送至台北慈濟醫院,創傷小組搶救後,雖然生命徵象穩定,但他覺得臀部劇痛,連動一下都沒辦法。經X光檢查後發現,呂先生的髖關節因嚴重撞擊粉碎性骨折,髖臼處從前到後碎成好幾塊。因考量破碎處結構複雜,未妥善處理將有失能可能,且呂先生長年有疝氣困擾,腸子脫垂至腹股溝會影響手術視線。


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繼元先照會一般外科醫師修補疝氣,再透過新型的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peration Room, HOR)中的360度影像攝影,精準固定患處,呂先生恢復良好,2週後出院,持續復健,2個月後已能透過拐杖行走。


新型複合式手術室360度影像攝影 粉碎骨盆精準3D重建

▲透過複合式手術室中的360度影像攝影拍攝的手術中及手術後X光照。(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


骨盆布滿神經和血管 骨折恐引發大出血


成人的骨盆是由左骨盆、右骨盆、薦椎三塊骨頭連成的環狀結構,後有薦腸骨關節、前有韌帶,為支撐身體重量、保護內臟器官的主要部位;左、右骨盆又分別由腸骨、恥骨、坐骨組成,髖臼則是位在這3塊骨頭中的碗狀構造,連結大腿股骨頭。


由於布滿神經和血管,一旦骨盆骨折,便易因血管破裂引發大出血。劉繼元說:「骨盆約可容納3,000c.c.的血液,一旦大出血極可能發生休克,病人送到急診時,要先觀察生命徵象,若血壓過低就必須緊急止血、輸血,若輸血後血壓無法回升,死亡率將高達3至4成;若血壓穩定,死亡率則可降至1至2成。」


360度3D立體重組功能 避開血管與神經


骨盆骨折的發生多為車禍、創傷或有骨質疏鬆症的年長者不慎跌倒所致,治療方式則因受傷程度而有不同。劉繼元指出,現今骨盆手術已進步到可在臀部側邊和前方恥骨聯合處打約2至3公分的小洞,用微創治療,但僅限於輕微程度的骨折,若是粉碎性或骨折範圍過大,仍要以傳統方式,在下腹腔或腹股溝開約20至30公分的切口,將器械伸入骨盆腔內固定骨板與骨釘,過程中,需要放射師不斷移動X光機進行拍攝、導引,確認骨釘位置。


選擇用複合式手術室為呂先生手術,是因為這個新式手術室設有360度環狀X光攝影儀器。劉繼元提到:「一般手術室雖能進行X光攝影,但解析度有限,也無法做成動態式的橫向切面,增加手術難度和傷及軟骨組織的風險。呂先生的股骨頭在車禍時直接往內撞破髖臼,患處結構複雜,每根釘子都要釘得非常準確,不容閃失;透過複合式手術室攝影儀器的360度3D立體重組功能,能確保避開血管與神經,固定關節。」


並非所有的骨盆骨折都要手術。劉繼元表示,骨盆的骨髓多,活性細胞與血管也多,血液循環快,因此骨頭生長速度快,若是骨折處在上下恥骨和坐骨可以不手術,休養2個月左右即能自行恢復;但若患處在骨盆後方及髖臼,則可能造成結構不穩定,無法支撐身體重量,導致臥床或嚴重失能,不良於行,影響生活品質,因此若不慎受傷,務必配合醫師治療及後續復健,以早日恢復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網球肘跟打網球無關! 上班族、家庭主婦都是好發族群
▸夏天才防曬? 冬天沒做好防曬結局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64歲葉先生以務農為生,近日左手前臂突然出現疼痛、蒼白、無力的症狀,一兩天後都沒好轉,急忙來掛急診。急診醫師懷疑個案為血液循環方面問題,電腦斷層也顯示個案左前臂有急性血栓後,醫師決定進行機械性血栓移除手術,術後症狀緩解順利,於一週後出院。 「機械性血栓移除術」副作用少...

閱讀詳情 »

★史上最強的健康冰塊:洋蔥冰+番茄冰 可擊退現代人最常見的老化病:糖尿病、高血壓、便祕、失眠、疲倦 無可取代的7大健康功效!你一定要試試! 1.讓血糖值正常2.恢復血管彈性3.預防癌症4.有美白和美肌的效果5.幫助排便順暢6.讓骨骼強健7.幫助思緒靈活 ★製成冰塊,超級便利,和什麼食物都能搭!!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幼兒園小朋友,常常上課插嘴,且無法安靜坐在位置,原以為上小學後情況會改善,沒想到卻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到功課;鹿東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李聰界指出,其實這時家長就應多點警覺心,若孩子出現注意力不足、衝動或過動等情況,就應考量是否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造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尤其運動前後更要補水,才不會脫水;但有不少民眾跑馬拉松前大量灌水,結果肚子作怪!醫師表示,跑馬拉松是長時間、遠距離的運動,運動前中後都要記得補水,建議運動前30分鐘少量補充約150至250cc,每跑15分鐘再補充50至100cc,賽前狂灌水反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