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型變色人工水晶體功能多 白天夜晚視力佳

新型變色人工水晶體功能多 白天夜晚視力佳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
現代人長期使用電腦、3C產品,加上高度近視,民眾罹患眼疾的速度逐年加快,國人50歲以上有六成患發白內障機率,60歲以上罹患的比例甚至達到八成,且每年以10%的速度成長。 為了提供更適切的服務,新一代的人工水晶體變色片,能在短短的七秒之間依據眼睛所受的光變色,讓患者在太陽底下自動轉變成黃片,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侵害,沒有紫外線照射時又能自動轉換白片,兼具單一色片的功能,讓患者在治療白內障的同時,具有較佳的夜間視力。
材質穩定位置正確 人工水晶體永遠不用換
不少長輩會擔心,把人工的產品放到靈魂之窗會有風險嗎?開業眼科診所執行長黃維仁醫師強調,目前並未有病患有對水晶體產生不良反應,除了一般手術具有的風險外,水晶體本身沒有風險。加上科技進步,現在的風險已經大幅降低,植入的人工水晶體屬微創傷口,能永久放置眼球內部,不需定期更換。
醫師建議55歲長輩 較適用水晶體手術
傳統單一焦點水晶體,無法一次同時矯正近視、遠視、散光及老花的問題,因此植入後,患者仍需戴眼鏡來彌補無法矯正的度數。如今,患者可選擇安裝多焦點水晶體,看遠看近都較清晰。黃維仁醫師指出,如果只有近視的民眾,道不需要太早更換水晶體,因為水晶體本身能自我調節的功能,太早移除可能對視網膜有不好的影響。醫師建議,55歲以上患白內障的民眾比較適用人工水晶體的手術。
依需求選擇 挑選合適的人工水晶體
人工水晶體的價位依功能區分,功能越複雜的水晶體,基本上越貴。黃維仁醫師表示,並不是越貴的水晶體就越好,專科醫師應在術前為病人做一系列詳細的檢查和事前溝通。此外,功能越高的水晶體為了發揮較好的功能,對於眼球的健康程度也要求越高。健保給付的人工水晶體能解決民眾最基本的需求,而經濟考量較充裕的民眾,可以選擇能夠過濾藍光,保護黃斑部的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3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根據衛服部的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銀髮族,罹患輕度以上失智症的比例約為5%,相當於2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罹患輕度以上失智症。 國際失智症協會與多位失智症專家共同完成的2014年全球失智症報告(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14)表示,想要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最重要的就是戒菸、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醫療技術提升,近年來過敏免疫風濕疾病的治療已有長足進步,如生物製劑、標靶療法等新選擇,使得治療風免疾病更能對症下藥,不再像過去常淪為亂槍打鳥的情況。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表示,風濕病早期症狀模糊,常被誤以為是憂鬱症或焦慮症,或因症狀不明而延誤治療。建議民眾,若在神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多歲的麵包師傅,近期因為疲倦、水腫就醫,發現腎功能已經受損,原來早年他就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但因為沒有症狀,讓他忽略病情,不僅不節制飲食,也缺乏運動,才導致病情加重。中壢天晟醫院腎臟專科醫師葉俊東表示,很多民眾明知自己罹患糖尿病,卻仍置之不理,等到出現症狀就醫時,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