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型預防走失輔具 縮短失智者走失尋獲時間

新型預防走失輔具 縮短失智者走失尋獲時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每年有超過2萬以上的失蹤人口,其中失蹤老人逐年增加,而失智老人為整體失蹤老人的最大宗。根據警政署統計65歲以上失蹤人口,因失智症走失占近4成。因此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共同設計出新型預防走失輔具「緊急連絡卡」,不但可註記失智者的緊急連絡及關鍵資訊等,更期待透過去標籤的設計,能增加失智者配戴意願,以利縮短走失尋獲時間。

多元多樣輔具 有助失智者找到回家的路

內政部警政署防治科林大為科長根據去年警方受理整個失蹤人口狀況指出,全台長者失蹤的案件數大約有4,500多件,其中有2,145位是有失智的情況,且有逐年攀升的狀況。另外,在受理的過程中調查發現,有配戴愛的手鍊的民眾在走失時,被警察或其他熱心民眾尋獲的比例高達百分之百。

而另一方面,林大為科長也分享另一研究,主要調查警察同仁認為「什麼樣的功能,可以讓失智者找到回家的路?」其中有40%認為帶愛的手鍊,27%認為使用科技輔具定位。由此可見,開發多元多樣的輔具對於預防失智者走失是有幫助的。

走失協尋三不七要 緊急連絡卡建立社會安全網

失智者走失意外頻傳,使得預防走失的相關措施越發重要。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呼籲「走失協尋三不七要」:三不為協尋報警不用等、不用跑、不用錢;七要為配戴緊急連絡卡、更新照片、愛的手鍊、指紋捺印、愛心布標、GPS定位、鄰里守望相助,三不七要有效幫助失智朋友找到回家的路。

當前,緊急連絡卡的推出代表著失智者有了更多預防走失策略的選擇,且多方使用也可以大幅縮短失智者走失尋獲的時間;而當遇到疑似失智者走失時,以看、問、留、撥四步驟來幫助走失的失智者,撥打110或聯絡鄰近派出所,請求警方的協尋。

【延伸閱讀】

原地踏步2分鐘測驗 心肺耐力越好越晚失智

失智症初期難發覺! 8個改變提早發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功能失調,會莫名攻擊自身器官組織,而提到免疫功能,首先令人聯想到對抗外來病毒、細菌的能力,那麼這群免疫功能失調的自體免疫病患,是否更容易遭受外來病菌感染?做好防疫 免除生活中病菌威脅!臺中榮總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信華表示,疾病本身及治療用藥都可能導致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視力模糊,看東西霧煞煞,一不小心就跌倒!眼科醫師吳昱愷表示,白內障和黃斑部退化為造成老年人視力惡化的主因,前者有如照相機鏡頭,後者則是底片,其中任一受損,都會造成視力缺損,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身體老化白內障也跟著來 這些族群也是高風險 「身體老化,眼睛也跟著一起老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我們都知道減重要有意志力、堅持不懈才能成功,只是,光靠意志力就能成功減重嗎?台中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鄭由承坦言自己也曾是體脂肪破表的「泡芙人」,也有減肥經驗,他直言,「光靠意志力來對抗肥胖是不夠的!」減肥是長遠的目標 飲食控制才是核心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若以身體質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年54歲的阿明(化名),10年前於公司健檢中意外發現肝臟有顆5公分腫瘤。開刀切除後,原已經放下心中大石,不料,3年前追蹤檢查時,竟發現有單顆約一、兩公分的腫瘤復發。儘管多次接受射頻電燒及栓塞治療,腫瘤數量仍持續增加,且於1年前侵犯肝門靜脈,進展至肝癌晚期。依然抱持著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