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版孕婦手冊文字減量圖像化 準爸爸首次納入內容

新版孕婦手冊文字減量圖像化 準爸爸首次納入內容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提高閱讀率,圖像化新版孕婦手冊上路!衛福部國健署今(30)日發布,第15版孕婦健康手冊與第3版衛教手冊,預計7月底陸續發放,充分結合圖像與QR CODE交互運用,減少文字,提高閱讀意願,也減少手冊重量體積。同時新版手冊特別放入準爸爸衛教,讓新手爸爸們能共同準備好迎接新生命。


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1歲,其中35歲以上者占30.9%,準媽媽年齡升高,發生不孕、流產、早產、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也跟著提升,國健署希望利用孕婦手冊提醒,除定期接受檢查外,生產育兒知識也最好開始學習。


國健署婦幼組科長曾桂琴表示,即將發行孕婦健康手冊已是第15版,新版設計理念是希望增加圖像減少文字,提高準媽媽們的閱讀意願,在107年底委任婦產科醫學會構思規劃,108年藉由發放問卷與各方面專家討論,確認資訊設計方向與設計,在今(109)年2月大致底定手冊設計,預計在7月底發送至各相關院所。


曾桂琴強調,新版孕婦手冊讓人更好閱讀,不同舊版孕婦手冊有很多文字資訊,新版圖像化讓準媽媽更方便閱讀,如果需要更多資料疑惑,利用手機掃描書頁上對應QR CODE,用手機或平板察看進一步內容,不需要把所有衛教資訊放入手冊,不但增加閱讀可近性,手冊頁數也減少,方便性也跟著提升。


曾桂琴也說,新版孕婦手冊與衛教手冊,除了多增了可愛風格外,也採用環保紙張,取代原本塑膠透明設計,也改善收納夾層,可以放置健保卡與各項檢驗報告等,同時也重新編排需要記錄的重要項目,讓醫事人員與準媽媽可以輕鬆記錄產檢資訊,讓雙方都能一目了然檢查狀況與變化。


另一方面曾桂琴也說,新版孕婦衛教手冊與先前版都不同,特別放入準爸爸資訊,讓懷孕與養育新生兒不只是媽媽,而是包含爸爸也要一起參與,有時準媽媽可能身體不適,此時的伴侶共同扶持就很重要;或是有時產檢時準媽媽會忘記原本要問醫生什麼的問題,準爸爸就可以代替伴侶開口詢問,讓產檢過程更順利。


同時國健署提醒,確實接受政府補助的10次產前檢查,產檢前完成自我檢核紀錄表,以便向醫師洽詢,若出現規律子宮收縮(肚子會變硬或有下墜感)、陰道水樣黏液和血液樣分泌物增加、胎動較平常減少一半以上等,應盡快就醫,以降低早產風險。接近生產期,出現落紅或現血、陣痛或腰痠、破水(由陰道流出多量液體)等徵象,應盡速至院所待產。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胃食道逆流恐釀食道癌? 「巴瑞特氏食道」是警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4歲許伯伯日前出現血尿情形,初步就醫檢查懷疑是結石,服藥一週多症狀仍無改善,在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膀胱底部有一腫瘤,且PSA指數極高,懷疑是攝護腺腫瘤侵犯膀胱,住院透過內視鏡刮除後確診為攝護腺癌晚期,所幸透過賀爾蒙及放射線治療,病情終獲控制。早期攝護腺癌無症狀 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時序進入夏日,氣溫持續飆高,用電量屢屢創下新紀錄,加上疫情影響,居家時間變長,冷氣一開就是一整天,雖然帶來了清涼舒暢、穩定悶熱煩躁的心情,卻也伴隨著其他症狀出現:視線模糊不清。吹冷氣怎麼會和眼睛有關係?又為什麼會造成視線模糊?就讓專業醫師--博田國際醫院高子恩主任為你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蘊晨報導】新冠疫情自三級警戒以來,全國各級學校改採在家線上課程,之後接著放暑假,家長們因擔心染疫風險,這段期間很少帶小朋友出門,更有些家中有ADHD小孩的家長會暫停帶小朋友到醫院回診。對此,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梁歆宜醫師根據國外研究指出,長期待在家以及無法按時就醫的情況下,ADHD...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全國居家防疫期間,不論線上辦公、上課或追劇等,使用3C產品情況均大幅增加,嚴重影響視力健康。其中,白內障雖然主要以年紀造成的退化最為常見,但像是外傷、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也都是導致白內障的危險因子,倘若眼睛開始感覺灰濛濛看不清楚,必須警覺是否是白內障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