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生兒「大便有血絲」怎麼辦? 小兒科醫師教新手爸媽解決之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生兒大便有血絲怎麼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張淳翔觀察,不少新手爸媽照顧新生兒,一遇到大便有血絲往往驚慌不已,其實新生兒少部分會遇到血便狀況,首先要排除病毒性腸胃炎,再來才會考慮較常見的食物蛋白過敏導致直腸發炎。

張淳翔表示,食物蛋白過敏導致直腸發炎通常需臨床診斷,只要將懷疑的過敏原移除之後,症狀改善就能確診,一般如果是喝配方奶的新生兒,建議使用水解蛋白奶粉,以降低牛奶蛋白的致敏性。

另一方面,全母乳哺育的媽媽又該怎麼辦呢?醫師建議,通常只要媽媽的飲食限制蛋白質後,臨床上,新生兒的血便會在1到2周內消失。

張淳翔指出,若新生兒症狀未得到改善,就需進一步瞭解媽媽是否有攝取到牛奶蛋白,如果確定飲食中已排除牛奶蛋白,且經過2周新生兒仍有血便症狀,媽媽飲食中的蛋和大豆蛋白則可以考慮做限制。

在母乳新生兒中,會有偶而反覆血便狀況,張淳翔強調,有時候是因為媽媽的飲食攝取到微量的誘發蛋白質,如果這樣的血便是微量且可自癒,並且沒有很常見的話,建議維持現階段程度的飲食限制及保持警覺即可,不用再另外加以改變或更嚴格限制。

不過,如果新生兒還是有反覆且常見血便,醫師分別建議,可將母乳改成水解配方奶,尤其是當母親認為飲食限制非常的困擾,或是本來就因為別的原因(要回歸職場)想要停止母乳哺餵。

若想繼續使用母乳,張淳翔說,如果只是輕微的疾病表現,沒有其他腸胃不適、哭鬧、生長遲滯等狀況,只要媽媽願意繼續母乳哺餵,並且維持其限制蛋白飲食,雖然並沒有很完整的研究,但對新生兒的傷害目前認為是較低的;以研究顯示,27位媽媽在選擇自身飲食只限制牛奶攝取,而非全面限制蛋白質,經持續追蹤,寶寶在6個月大時都已經無血便症狀。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胯下一摸「多兩顆」!胖熟男羞就醫 下體流汁、飄惡臭才知麻煩大

抗癌突破!國衛院找到人體「鬼滅基因」 能抑制預防攝護腺癌轉移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田春慧      糖尿病已經成為幾大人類健康殺手之一,嚴重困擾著人們的生活。糖尿病是一種人體新陳代謝紊亂的疾病,患糖尿病后,人體難以分解攝入的糖分。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人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是根本不分泌胰島素的時候。胰島素是胰腺分泌的一種激素,它是人體保持健康的必需品,它幫助...

閱讀詳情 »

台灣雅芳突破以往首次以「男性」角度,邀請「台灣藝界第一帥」王陽明及「台灣醫界第一帥」賴弘國醫生,共同拍攝「史上最招架不住的乳房檢測影片」—【粉紅檢測 Check!Check!Check!】,於今(10月6日)上傳影片至Facebook官方粉絲團,舉辦【親愛的,幫我做粉紅檢測!...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田春慧   骨骼使人體具有穩定性,關節則讓人能夠活動。不同類型的人體組織將骨骼連接在一起。軟骨起到保護骨骼頂端的作用,讓骨頭不會互相摩擦;肌腱將骨骼和肌肉連接起來;韌帶則是骨頭之間的連接組織。關節由滑膜包圍,滑膜是一個充滿滑液的囊,滑液可以起到保護關節的作用。人體有六種不同的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