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生兒「大便有血絲」怎麼辦? 小兒科醫師教新手爸媽解決之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生兒大便有血絲怎麼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張淳翔觀察,不少新手爸媽照顧新生兒,一遇到大便有血絲往往驚慌不已,其實新生兒少部分會遇到血便狀況,首先要排除病毒性腸胃炎,再來才會考慮較常見的食物蛋白過敏導致直腸發炎。

張淳翔表示,食物蛋白過敏導致直腸發炎通常需臨床診斷,只要將懷疑的過敏原移除之後,症狀改善就能確診,一般如果是喝配方奶的新生兒,建議使用水解蛋白奶粉,以降低牛奶蛋白的致敏性。

另一方面,全母乳哺育的媽媽又該怎麼辦呢?醫師建議,通常只要媽媽的飲食限制蛋白質後,臨床上,新生兒的血便會在1到2周內消失。

張淳翔指出,若新生兒症狀未得到改善,就需進一步瞭解媽媽是否有攝取到牛奶蛋白,如果確定飲食中已排除牛奶蛋白,且經過2周新生兒仍有血便症狀,媽媽飲食中的蛋和大豆蛋白則可以考慮做限制。

在母乳新生兒中,會有偶而反覆血便狀況,張淳翔強調,有時候是因為媽媽的飲食攝取到微量的誘發蛋白質,如果這樣的血便是微量且可自癒,並且沒有很常見的話,建議維持現階段程度的飲食限制及保持警覺即可,不用再另外加以改變或更嚴格限制。

不過,如果新生兒還是有反覆且常見血便,醫師分別建議,可將母乳改成水解配方奶,尤其是當母親認為飲食限制非常的困擾,或是本來就因為別的原因(要回歸職場)想要停止母乳哺餵。

若想繼續使用母乳,張淳翔說,如果只是輕微的疾病表現,沒有其他腸胃不適、哭鬧、生長遲滯等狀況,只要媽媽願意繼續母乳哺餵,並且維持其限制蛋白飲食,雖然並沒有很完整的研究,但對新生兒的傷害目前認為是較低的;以研究顯示,27位媽媽在選擇自身飲食只限制牛奶攝取,而非全面限制蛋白質,經持續追蹤,寶寶在6個月大時都已經無血便症狀。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胯下一摸「多兩顆」!胖熟男羞就醫 下體流汁、飄惡臭才知麻煩大

抗癌突破!國衛院找到人體「鬼滅基因」 能抑制預防攝護腺癌轉移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鍾藝 不得不說,潮汕人民的對吃的理解是很獨特的。都是腸粉,廣州的腸粉「粉」是主打,潮汕的腸粉裡面的餡料才是主打。都是海鮮,正常的海鮮蒸 煮 炒 燉,潮汕的海鮮生醃,那叫一個原生態。就 連豆漿,那麼沒有額外空間來創新的日常飲品,在潮汕人的手裡,也變換出了「十八般武藝」。 潮汕的...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越來越多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健身房林立於街頭巷尾,開始在世界各地形成一股健身潮流。據BBC報導,歐洲人是最熱愛健身也最願意為了健身投入大量金錢及時間的族群,其中又以德國人最熱衷健身,而瑞士的健身房會員費最為昂貴,平均每月為58.45英鎊(約台幣2,375元)。但也有人不願...

閱讀詳情 »

【台北訊】『亞璇』是台灣最值得驕傲的健力選手,代表國家在帕運出賽,並獲得女子殘障奧運的最高榮譽!『亞璇』有左眼先天性提眼瞼肌無力的問題,除了影響外觀並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之外,視線遮障引發的弱視也讓『亞璇』的視力沒法跟正常人一樣,導致在生活與就業上有重大的困擾。 日前她接受了提眼肌手術的治療,針對之前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