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大便卡 檢出7成膽道閉鎖兒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膽道閉鎖常被誤為新生兒黃疸,且台灣人的體質常造成新生兒黃疸超過2星期,母乳哺餵者更會導致新生兒黃疸延至2個月以上,但對人體並不會有傷害;不過,醫師指出,當新生兒黃疸超過2星期,就應提高警覺是否為膽道閉鎖,而目前國內的新生兒大便卡,可藉由大便顏色比對方式,篩檢出約7成的膽道閉鎖兒。

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李一賢表示,膽道閉鎖是一種發生在新生兒的漸進性肝外膽道病變,初期經常被誤以為是新生兒黃疸或母乳性黃疸,進而延誤開刀治療的黃金時期。

李一賢強調,由於新生兒黃疸與膽道閉鎖症狀初期極為類似,必須特別注意鑑別診斷,當新生兒黃疸超過2星期時,就應提高警覺是否為膽道閉鎖;若為膽道閉鎖必須越早進行手術治療越好,超過60天才進行手術,預後相當不好。

國內2004年開始推廣新生兒大便卡,藉由大便顏色比對方式,可篩檢出約7成的膽道閉鎖兒。除了使用新生兒大便卡進行篩檢外,李一賢也建議,若寶寶在30天內黃疸仍未退,必須抽血檢測直接膽紅素及總膽紅素值,當直接膽紅素大於2.0mg/dl,或直接膽紅素佔總膽紅素20%以上者,必須進一步診治確認是否為膽道閉鎖,可提高膽道閉鎖檢出率及早進行手術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78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7年台灣每不到一個小時就有一名肺癌患者死亡,抗癌治療分秒必爭!而今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免疫療法,認證了其抗癌效果;其中,PD-1、PD-L1和CTLA-4等免疫療法更已是國際抗癌的主流趨勢,治療效果佳。為了加速完整台灣晚期肺癌病友的治療權益,幫病友爭取活下去的希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台灣即將邁入流感季節,流感疫情難以預測,要預防流感併發的肺炎重症,接種流感疫苗就足夠了嗎?綜藝天王胡瓜縱橫演藝圈30多年,事業、家庭雙得意,但他六年前到廈門主持新節目時,出現感冒症狀,突然發高燒兩天、幾乎喘不過氣來,半夜緊急掛急診,最後住進當地的長庚醫院緊急治療,被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永遠的「人魚公主」鍾麗緹今年邁入48歲大關,已是三寶媽的她過去的身材多次成為娛樂話題,時而纖細卻也曾傳出不堪的漏網照,讓粉絲們始終擔心。但近年來露出頻頻的她,卻好似越來越瘦,連她自己都坦言,現在是人生最瘦的時刻,比少女時更窈窕。生活飲食調整搭配健康產品 成功達到完美體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達文西機器手臂問世十多年,已普遍應用在泌尿外科;臨床上,有一名80多歲的老婦人,因血尿就醫,檢查發現合併腎盂水腫,後來確診罹患腎盂及輸尿管尿路上皮癌,此類癌症需要做腎臟輸尿管全切除及膀胱袖口切除手術,後來以達文西手臂進行手術,手術後五天即迅速康復並順利出院。還有另一名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