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竹臺大分院陳葆如醫師提醒,弱視治療需把握7歲前黃金期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4歲的陳小弟弟看電視時總是頭歪一邊,而且會越走越近,家長帶陳小弟來到新竹臺大分院檢查眼科看診。視力檢查結果,陳小弟右眼最佳視力為0.5,左眼最佳視力為0.4。進一步經過散瞳後檢測,陳小弟有雙眼超過400度遠視,以及雙眼超過200度的散光,醫師提醒說:「陳小弟弟目前有弱視的問題,需要配眼鏡來矯正視力的發展喔!」

新竹臺大分院眼科部兒童眼科陳葆如醫師表示,許多家長往往對「弱視」不是很了解,一般而言,正常新生兒兩眼眼球結構正常情況下,視力的進展會隨著成長不斷發育變化。然而,因為許多因素造成視覺刺激不足或者不良,會造成視力發育的障礙。臨床上,矯正視力在4~6歲之間有一定標準:若4歲無法達到0.6,5歲無法達到0.7,6~7歲不能達到0.8~1.0,即有弱視的問題,需要矯正治療。

弱視的檢查最重要的兩個項目為「矯正視力檢查」,以及「散瞳後驗光檢查」。重點在散瞳後的驗光,主要是因為在散瞳後,小朋友真正的度數(通常是遠視),才會顯現出來。另外,在門診檢查中,同時也會判斷是否有斜視、眼瞼下垂、白內障、角膜白斑等疾病。若有疾病引起的視力發育問題,須盡早治療疾病本身。

陳葆如醫師表示,許多家長會詢問「戴眼鏡之後,度數就可以消除了嗎?」答案是「不會」!戴眼鏡的目的,是矯正因為度數,眼球無法正確發育所引起的視力不良。小朋友的度數如遠視和散光,通常會繼續存在的 ,不過,隨著年紀可能也會慢慢的改變。

另外,很多爸爸媽媽很害怕小朋友戴眼鏡,怕戴上就拿不下來了。事實上,發育的問題遠比兒童戴不戴眼鏡重要許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弱視的治療有黃金期!」,如果在7歲前沒有治療到發育的問題,通常7歲後進步的幅度會非常有限。也就是說,一輩子的視力都會有影響。因此,與其在意眼鏡的本身,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小朋友視力發展,將視力發展做為第一重要的目標。至於度數的部分,長大成年後,再依據當時情形,可決定隱形眼鏡或雷射手術。在七歲以前,要將小朋友視力發展當成首要的目標!

相關推薦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在國外日趨嚴峻,台灣近期境外移入病例不斷攀升,疫情指揮中心研擬「秋冬專案」,預計下週三公布。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4)日透露,防堵疫情主要分為邊境、社區及相關檢疫措施,部分場所戴口罩規定,將從「建議」變為「強制」。衛福部長陳時中與前副總統陳建仁下午共同出席...

閱讀詳情 »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引發牛肉麵風波 ,當晚他就和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到皇家傳承牛肉麵向店家道歉,昨日下午,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帶著丁怡銘再度到店家吃牛肉麵,向業者表達歉意。對於萊克多巴胺肉品,衛福部長陳時中今日強調,美牛不等於萊牛、美豬也不等於萊豬,大家要分清楚。丁怡銘12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稱,2020台...

閱讀詳情 »

國產武漢肺炎疫苗即將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衛福部設置「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意向登記平台」,短短4天超過1萬8千人登記,速度驚人。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4)日表示,「這是屬於我們大家自助」,若將意向調查清楚,臨床試驗招募時就會相對快速,對國產疫苗發展有利。前副總統陳建仁與陳時中下午共同出席國際生醫...

閱讀詳情 »

國際電音盛事「Road to Ultra:Taiwan2020超世代音樂節」今天將在大佳河濱公園登場,沒想到傳出外籍DJ在居家檢疫期間「共處一室」。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依據《傳染病法》58條每人罰1萬。這場國際電音盛世,主辦單位邀請國外大咖電音DJ來台表演,不過有表演者在居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