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自煮時代來臨!台東食育提案所推在地15食

新自煮時代來臨!台東食育提案所推在地15食 【記者 朱達志/台東 報導】
隨著疫情升溫,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已近四週,在減少移動及外出的自主防疫行為下,大多數人選擇宅在家網購生活用品度日,吃食也因疫情關係需外帶、餐餐外送或自行煮食。台東縣政府透過「台東食育提案所」計畫,推出「台東15食」電子書,讓您防疫宅家成為抗疫廚神,食物文化也可以透過親子共作傳承。

台東縣政府表示,國人飲食行為在疫情時代衝擊下,演變出另一種新模樣,餐餐外送總會吃膩,大部分人仍會選擇至少有幾餐在家自己煮,讓原本不下廚的族群,個個都變成了抗疫廚神,疫情促使飲食生活變成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

台東縣地形依山臨海貫穿縱谷與平原,較西部地區更純淨的自然生態,社會經濟以農業與觀光為主,並且食材垂手可得,加上地方族群多元,長期因為地理環境與交通的阻隔,涵養豐富的飲食文化,是很適合發展食物教育的地區。台東縣長饒慶鈴期望在疫情之下的自煮時代,透過更深刻的食物教育讓大家更認識台東,從食材產地到餐館、家庭、學校,鏈結在地不同領域的食物產業,傳承地方食物取用的智慧,促進食物文化良好循環,帶給台灣豐富的食育觀點與味蕾四季體驗,台東是台灣食育的最好提案。

防疫宅家要如何烹煮比較好呢?台東縣長饒慶鈴要請家長們放輕鬆,縣府透過「台東食育提案所」計畫,推出「台東15食」電子書,彙整台東物產調查及台東在地食物節慶,並邀集台東在地料理達人,帶來在15歲前必須要學會的15道菜譜,趁疫情期間帶領孩子們從學習料理及認識器具中,了解在地食物文化的脈絡及屬於土地的故事。從做三餐的過程,認識土地、認識文化,藉著認識最新鮮原始的蔬菜水果、魚肉類,在家防疫也可以吃好、玩好,更可以增進親子關係。放手讓孩子去觸摸、去吸嗅,甚至去嚐錯,「攪拌麵糊的時候感覺好像玩泥巴」、「哇!原來南瓜藤可以拿來料理」,將日常生活積累成食物文化記憶。

「台東15食」電子書攜手5位在地料理達人為台東小朋友發想15道用台東在地食材烹飪料理,透過動手做,讓孩童們更認識家鄉的物產跟味道,並能吃得更營養健康,未來可以用食物跟世界交朋友。 新自煮時代來臨!台東食育提案所推在地15食 新自煮時代來臨!台東食育提案所推在地15食


【更多新聞】

  • 郭台銘8點聲明直球對決 蔡英文嘻哈拖拉擺唬爛
  • 嘉義2例AZ疫苗猝死 解剖與自身疾病有關
  • 台南血液庫存量剩5.2天 黃偉哲呼籲民眾捐血
  •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消滅B肝,B肝抗病毒用藥健保給付範圍再擴大!健保署今(3)日宣布擴大B肝抗病毒用藥的給付,主要3類新受惠對象分別是「非肝臟之器官移植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以及放寬「肝纖維化程度F3以上者」使用,健保估計每年受惠人數超過3800人,每年度藥費約多花2.47億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求子之路的辛苦,外人往往難以想像。今年38歲的黃小姐,就歷經了反覆9次的流產,為了把孩子生回來,她求醫無數次,長期施打排卵針、每天吞20幾顆藥物,5年來花費近百萬,仍找不到懷孕失敗的原因,直到接受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找到胚胎著床的「黃金...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台北報導 中國國家衛健委組長鐘南山表示,綜合觀察需要2~3年時間全世界人口才有機會成達成新冠病毒免疫,也有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鐘南山在清華大學與布魯金斯學會所聯合舉辦的『中美疫情防控與合作的論壇』上發言提到,從現在全球接種疫苗的比率情況來看,目前最多是以色列92.46%、沙國60.82%...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班族提神的咖啡、追劇解饞的洋芋片,這些經高溫處理過的食品,由於可能產生有致癌風險的丙烯醯胺,台北市衛生局近年持續加強監測。台北市衛生局今(3)日上午公布專案檢驗結果,發現知名品牌「卡迪那全天然洋芋天婦羅口味」檢出丙烯醯胺超過食藥署的「食品中丙烯醯胺指標值參考指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