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旅館放毒進社區? Ct12新案「同層鄰房男也確診」!還更早發病沒人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率先透露國內有新案例,是在解除隔離之後才被發現陽性,擔憂春節專案恐成放病毒進社區的破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下午公布最新調查進度,回頭去驗發現,在與該案住同一防疫旅館、同一層相鄰房間的一名30多歲本國籍男性也確診,成為今日公布的案16870,正進行環境調查、調監視影帶及基因比對,以釐清是否旅館內的相互感染。

指揮中心昨公布的案16859是本國籍30多歲女性,自柬埔寨返台,曾接種過2劑AZ疫苗,11月26日入境,12月11日解隔離,入境及檢疫期滿前採檢均為陰性,卻在解除隔離之後的12月13日出現喉嚨痛症狀,14日就醫確診。入境足足18天才確診。

由於案16859的Ct值為12,Ct值低、病毒量高,引發質疑是不是近期才在國內感染?而指揮中心掌握,該名女子待的防疫旅館在9月以及11月也有過2例境外移入個案確診,但不同樓層,差滿遠的。

案情今日出現變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為釐清可能的感染來源,指揮中心回頭針對該防疫旅館的居檢者進行檢驗,結果又有一名確診,案16870的本國籍30多歲男子是從美國返台,12月5日入境,12月6日有喉嚨痛、右側扁桃體腫脹及壓痛,此次是在12月14日採檢、15日確診。

羅一鈞說,案16870的Ct值為31,應比案16859感染更早,由於這兩例是住同一層的相鄰房間,的確無法排除相互感染的可能性,目前已經請專家針對旅館的環境進行調查,同時調閱監視器影像,並進行兩人的病毒基因定序,抗體及PCR變化,才好釐清是不是同一株,又或者只是個別獨立事件,再決定是否改判定為本土。

羅一鈞強調,目前針對該防疫旅館,台北市衛生局也將清空同一層的住客,遷往其他的檢疫場所。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境外+7死亡+1!50多歲男6月就確診 11/19「腸炎併休克」不治

喝氣泡水會導致骨質疏鬆? 食藥署喊不會!但有一類人得少喝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甚麼牙居然讓醫師拔到手痠 治療椅上大小不一致的黃白色塊狀物體,並不是麵包屑,而是這名男童的牙齒,而且竟然還多達232顆,過去它們隱藏在右下頜,讓男童長期飽受腫痛之苦,以為是一種不治之症,後來經過醫師診斷為複合性牙瘤(composite odontoma),才知道能透過手術來處理,醫師與兩百多顆牙齒之...

閱讀詳情 »

引導語:生命只有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是幸福的。請隨著小編一起,認真讀完這15條家庭急救常識吧。相信你一定受益匪淺,受用終生。 1、異物入眼 任何細小的物體或液體,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滌劑進入眼中,都會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損傷眼角膜。 急救辦法:首先是用力且頻繁地眨眼,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