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日頭赤炎炎慎防熱傷害 外出時這些準備工作可別偷懶

日頭赤炎炎慎防熱傷害 外出時這些準備工作可別偷懶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烈日高照,氣溫持續飆高,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外出時務必注意熱傷害,近日因熱傷害就診的人數眾多,截至今年6月21日止,全國醫療院所已經收治385名熱傷害患者。


熱傷害定義為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缺水性中熱衰竭以及鹽份缺乏所致之中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等。也包括暴露於過熱的陽光下、自然熱及人為環境等所導致之傷害。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若長時間在悶熱的戶外環境中活動、運動,導致大量流汗後,又沒有即時補充水分,可能會造成脫水,導致熱中暑等意外。


分析熱傷害種類及症狀,常見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熱中暑4種,其中以熱中暑最為恐怖,如果沒有妥善處理還可能致死或留下後遺症。傳統性中暑是指身體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或溼度改變的適應力,多發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身上;勞動型中暑患者則多為待在高溫高熱環境中的工作者,如國軍、勞工、農夫與運動員等。


由於皮膚因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失常,無法正常散熱而呈乾燙潮紅狀態,患者會呈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熱中暑死亡機率約為30%至80%。


羅素英建議,民眾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戶外活動應作好預防熱傷害的保護措施,戴寬邊帽及太陽眼鏡,穿著涼爽透氣之衣物,注意防曬,並多在陰涼處活動,以減少太陽直曬時間,每天至少飲用2,000c.c.白開水。


如發現自己或家人有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等情形,嚴重甚至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首先要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加鹽的冷開水或經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送醫急救。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公布108年10大死因 近3成國人死於癌症

相關推薦

快節奏的生活下,很多上班族為能夠多睡會覺,而忽視了早餐的重要性。更有甚者,為了追求所謂的苗條生活而拒絕早吃,或者隨便應付。從健康的角度上說,不吃早餐對人體危害很大。 那麼不吃早餐會給身體造成什麼樣的危害呢? 危害一:便秘 一個人如果長期不吃早餐的話,就會影響到胃結腸反射動作,久而久之,會加重便秘的症...

閱讀詳情 »

現代人由於快節奏的生活以及強大的工作壓力,大部分人的胃都處於亞健康狀態。 因此,提醒您,對於胃部保護千萬別陷入以下四誤區: 誤區一: 一般人普遍認為胃病不會傳染。胃病可通過唾液傳染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 但導致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的幽門螺旋桿菌是會通過唾液或飛沫傳染他人。 誤區二: 牛奶可治療胃病。喝...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9月號)你想要有一張乾淨潤澤的臉龐嗎? 肌膚上的各種瑕疵一直是愛美女性的眼中釘,《醫美時尚》針對15歲至45歲女性進行調查,一探愛美女性最困擾的肌膚問題,結果發現,受訪者最困擾的肌膚問題依序是粉刺 38%,痘痘 26%,細紋 19%和 暗沉 17%,而在最受粉刺困擾的部位上,又以...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9月號)隨著地心引力影響,老化及鬆弛使原先的完美輪廓變得憔悴,看著鏡中的你,是否有了顯老關鍵點?皮膚科醫師許乃仁表示,肌膚缺水乾燥,使得臉部細紋橫生、膚色黯沉,甚而出現提早老化的現象,當塗塗抹抹保養品也未盡其功時,可以將小分子的NASHA玻尿酸注射於肌膚淺層,運用玻尿酸的吸水原理提升肌膚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