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傳統端午除了悼念屈原 習俗背後的防疫概念知多少?

傳統端午除了悼念屈原 習俗背後的防疫概念知多少?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過幾日就是端午節了,而說到端午節,多數人先想到的都是為了悼念屈原衍生的節日,其實,過「端午」的習俗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只是當時未有「端午節」這個名稱。起源是古人觀察到農曆5月氣候開始變熱,正值蛇蟲繁殖期,且疫病多發,因此認為5月是惡月,農曆的5月對應曆法的「午」,初五的「初」便有「初始、開端」之意,也被稱作「端五」。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黃千毓表示,隨著社會的醫藥公衛知識進步,毒蟲蚊蟻蛇蠍對我們的威脅已大幅降低,但傳統習俗背後要傳達的其實是防疫的概念,就像是古代版的超前部署,提示我們需因應氣候的變化而注意環境變化與自身關係來達到預防疾病的概念。


雖然地區不同,習俗活動也有些不同,但有些活動是廣為流傳的。像是以蘭草沐浴、蘭草,指的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是中藥的1種,能利水化溼、辟穢濁,能用來清潔洗浴,對體內溼氣太重引起溼疹的異位性皮膚病也有治療的效果。此外,也可以在水加入艾草和菖蒲一起使用。


菖蒲和艾草也是端午常用的中藥,因為他們含有揮發性芳香油,能產生特殊的芳香氣味來驅除蚊蠅蟲蟻,進而衍生出攘毒辟邪的含義,所以傳統上會在端午節的時候把艾草跟菖蒲懸掛在門口。也因為艾草與菖蒲的特殊香氣,所以經常被放在端午配戴的香囊裡面,再加上沉香、艾草、藿香、白芷、薄荷等芳香的藥材或者硃砂、雄黃,戴在身上可以防蟲袪病、芳香醒神,加上農曆5月正好是艾草成熟,是藥性最好的季節,香氣更加濃厚持久。


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加入微量雄黃而成,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雄黃具有很強的毒性,若沒有經驗與技巧的人製作容易因加熱而產生砒霜,因此飲用有中毒的風險。作為替代方法而言,可以將雄黃酒噴灑在牆壁門窗,驅除毒蟲蛇蠍,但仍需小心誤食的風險性。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公布108年10大死因 近3成國人死於癌症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7)日泰國通知我方,1名泰國移工回國時,新冠核酸檢驗陽性。今(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出更多訊息,2018年1月來台,2020年7月21日與泰籍女友一同離境,雖然在泰國確診,但因發病日可能在7月22日,推算潛伏期,極有可能在台灣感染,但不列本土病例案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表示,今日無新增 COVID-19(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有關7月27日泰國官方公布自台返泰之新冠肺炎檢驗陽性個案,其189位同公司接觸者檢體的核酸及血清抗體,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此代表該公司目前未發現有傳播風險,其他可能感染源仍持續調查中,現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55歲張女士3年前與兒子共同簽屬器官捐贈同意書,另1位56歲擔任醫院志工的洪女士則因考量家人心情有所顧慮,10多年來屢屢猶豫是否該簽署同意書,直到近期遇到民眾分享心路歷程,終讓她跨越心中高牆,決定透過器官捐贈,讓生命與愛延續下去。 張女士表示,多年前因兒子就讀的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雖然國內肺炎疫情趨緩,但不少民眾已養成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的習慣,公司行號也要求員工配戴口罩。長時間戴口罩造成臉部皮膚摩擦、悶熱,加上盛夏高溫,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表示,門診約有1~2成的人因「口罩痘」而求診,建議在保持社交距離下適度脫口罩休息,例如每三十分鐘脫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