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溫水暖身|核果文化

 

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溫水暖身

 

現在很流行早點起床學習的晨型人生活,有愈來愈多上班族善於利用清晨的時間,在上班前學習各種技能。

其實我也是早上很早就起床的晨型人,唸書時我會利用清晨加強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出社會後,我會利用清晨學習工作所需的技能。

為了提升早起時的學習表現,我很注重補充水分與營養。若是沒有健康的身體,就無法在早上起床後,立刻投入全部心力學習。我在起床後,會先喝一杯溫度接近體溫的溫水。

 

▲▲早上第一個吃進嘴裡的食物,不可以造成內臟負擔

無須消化,可以立刻吸收的溫水,最適合早上第一口食物。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如果喝冰水,身體就會努力提高體溫,可能導致體溫偏低,因此一定要喝接近體溫的溫水。如果不喝水,也可以喝成分接近體內水分結構的運動飲料。

要在早上起床,精神恍惚時煮熱水,可能不太方便,因此我建議喝溫水即可。不一定要喝三十七度的溫水,只要在杯子裡倒半杯礦泉水,再從熱水壺中倒入半杯熱水混合即可。

 

▲▲早上吃的第二口食物:讓大腦開機的「有糖飲品」

先喝一杯溫水喚醒身體之後,我還會喝一杯好吸收的飲料,補充糖分。可以喝運動飲料,也可以喝加了糖的咖啡歐蕾。

通常早上起床時,大腦會處於缺糖狀態。大腦是個隨時消耗熱量的器官,縱使完全不運作,每天也會消耗一百二十公克,亦即每個小時消耗五公克的葡萄糖,而且只能蓄積少量葡萄糖,因此想要一大早火力全開,努力學習,一定要確實補充熱量才行。再加上睡眠期間無法補充營養,大腦每天早上都會缺糖。值得注意的是,全身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必須維持在每分升一百毫克︵100mg/dl︶左右,才能穩定供應大腦所需熱量。

 

▲▲早餐要注意!別過度攝取糖分,營養要均衡

想在一大早喚醒腦細胞,瞬間供應熱量,不妨多吃含有葡萄糖與果糖的食物和飲料。食物需要經過咀嚼、吸收的過程,飲料比較容易讓人體吸收。

如今已經有科學實證,證明吃進體內的糖分會在小腸消化吸收,幾十秒之後就會進入血液裡。因此,希望利用清晨增加知識的讀者,不妨多多參考。

唯一要小心的是,千萬不要過度攝取糖分。糖分雖然是很棒的熱量來源,但錯誤的攝取方法反而會傷身,得不償失。

血糖值急速上升時,身體為了保持平衡,就會立刻分泌大量胰島素,降低血糖。一旦失衡便會導致低血糖,因此不是吃大量甜食就對身體有益。喝飲料補充糖分後,還要吃營養均衡的豐盛早餐,這一點相當重要。

 

本文摘自《醫學博士才知道的驚人工作分配術:工作順序,決定你的下班時間|核果文化》一書P162-164

 

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溫水暖身|核果文化

同時有10件緊急工作,先做哪一項?
優先工作的判斷標準:緊急、重要、耗費心力。
該擺第一的工作,不是最花時間,而是難度最高!

▲「例行工作」、「重點工作」、「突發工作」!全部得做好,而且要「零失誤」!

  外科醫生的忙碌生活,我們只能從影集中窺見一二,特別是外科醫生,常常會碰到緊急開刀的病例,就算已經排定手術行程,還是會遇到急診病患需要動緊急手術的狀況,每天都生活在緊張高壓的情緒裡。換句話說,在執行多工處理的過程中,醫生們需要隨時變動優先順序,病患的重要度與緊急度也隨時在變。重點是,救死扶傷的工作不容許錯誤或失敗。同時,醫療工作需要團隊合作,醫生光有高超技術沒有任何意義。

   把病患和手術替換成一班上班族的工作,你是否常常遇到這樣的狀況:○1手上有很多工作同時進行,必須發揮多工處理的效能;○2無法決定先後順序,就算決定了也會被迫變更;○3所有案子都是「緊急」且「重要」,不知該如何安排……而且,○4每天生活忙碌不堪,無法消除疲勞感,身心極度疲憊。

  作者裴英洙身兼「醫師、經營者、顧問」三重身分,他在擔任外科醫生時,每天都要做10個以上「緊急又重要」的決定,還得同時處理突發狀況;之後他轉任病理師,每一件病例判斷都有「不能出錯」的壓力。在他研修經營顧問課程時,發現在醫療第一線或醫生執業時獲得的知識,以及擔任病理醫生時,判斷重大疾病的經驗,可以充分活用在商業界發生的「問題」上。

  在面對每天的「例行工作」,和排定的「重點工作」,甚至常常會無預警出現的「突發工作」,一個人的資源和集中力有限,如何分配有限資源?如何避免浪費心力?如何有效做決定並確實執行?將是決定工作是否能夠在時間內完成(不用加班)、以及是否能將失誤率降到最低(高效率)的重點考量。

 

【采實文化出版集團《官網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因應長期以來護理人員招募困境,新北聯醫於展開「護理人員培育計晝」,特與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國內金控旗下的玉山志工基金會合作,提供學校參訪經費,讓學生拓展前瞻教學視野,促使專業理論與臨床實務結合,提升未來就業能力。邀請護理在校生參訪 期盼所學應用臨床新北聯合醫院副院長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減緩偏頭痛 可從飲食運動著手你也有偏頭痛的困擾嗎,在台灣,罹患偏頭痛的成年人至少150萬人,這還不包含青少年及兒童;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指出,臨床上,不少患者因偏頭痛緣故,總會擔心是不是腦裡長東西,其實偏頭痛可能會反覆發作,應配合醫師囑咐,配合飲食和運動,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60多歲的老翁,日前因不慎跌倒,造成左頸及背部肩胛骨附近瘀青腫痛,經冰敷休息後,瘀青消失了,但背部卻持續隆起,且隆起範圍擴大到兩倍以上。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老翁疑似深部血管破裂出血,醫師考量病患年紀以及出血問題,故採取保守的血管攝影及栓塞治療;在血管攝影中不僅找到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75歲許老太太,因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導致心臟衰竭,必須緊急氣管插管並使用呼吸器,住院期間又因持續便血,確診罹患大腸癌。北榮醫療團隊利用微創救心手術,並以腹腔鏡手術切除大腸腫瘤,目前病患術後復原情況良好,也不需後續化療。病患同時罹患2大病 擬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