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生度眾生! 適齡生育給寶寶健康的開始

早生度眾生! 適齡生育給寶寶健康的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國人晚婚及晚生子的情況非常嚴重,根據統計,台灣105年第1胎母親年齡為30.7歲,不少育齡未婚或甫新婚的夫妻常被長輩「關切」,「何時要生寶寶」成為他們最怕聽到的話。

千萬別認為長輩們的關切煩人,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指出,高齡婦女發生不孕、流產、早產、死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增加,且隨著準媽媽年齡升高,胎兒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發生其他先天缺陷的發生率也隨之提升,產婦的年齡,對於孩子的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高齡生育早產兒比例高

據國健署統計,去年40歲以上的產婦,每100位新生兒中就有15.9位為早產兒,出現早產兒的比率,是產婦年齡25歲至29歲的2倍;此外,新生兒早產,除易為低出生體重或極低出生體重(<1,500克)外,亦易因器官未成熟產生腦室內出血、視網膜病變、聽力受損、慢性肺部疾病及開放性動脈導管等常見合併症。

大齡爸爸拉警報

不少人認為高齡生育是只有女生才會面對到的問題,但研究發現,準爸爸的年齡對寶寶健康亦是種風險,40餘歲以上的準爸爸,除可能生育力下降外,與寶寶罹患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等疾病相關,顯示適齡生育對寶寶健康的重要性。

善用生育保健服務

有鑒於現代人晚婚、晚生,政府也祭出不少補助服務,鼓勵大家生兒育女,國健署目前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為防治遺傳性疾病,對34歲以上、本人或配偶罹患或家族有遺傳性疾病、曾生育過異常兒、孕婦血清篩檢疑似染色體異常之危險機率大於1/270者、經超音波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者、胎兒疑似基因疾病等高風險孕婦,提供產前遺傳診斷及遺傳性疾病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8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長輩確診高風險多發性骨髓瘤,該怎麼治療?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余垣斌強調,高風險患者還是可以治療,也有藥物能達到與低風險患者相同的治療效果,平均存活期可達3-4年,更有機會等待新藥問世,延長存活時間,千萬要好好治療。症狀太普通 多發性骨髓瘤難發現余垣斌醫師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因為全球疫情升溫,口罩已成為人人必備物品,有醫師建議一歲以下不適合戴口罩,但是一歲後的小小孩不是馬上就能接受口罩,家長心累、寶寶有苦也說不出,到底該怎麼訓練小小孩戴口罩?台灣嬰幼兒行為發展協會理事長曾清祥表示,1至1.5歲的孩子開始有各項社交情緒、認知發展,若抗拒戴口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資料顯示,國內罹癌人數持續攀升,且癌症多年來蟬聯10大死榜首,雖然從2006年開始,WHO重新定義為「癌症是1種慢性病」,表示癌症是1種可治療、控制,甚至是能夠治癒的疾病,但為什麼有些癌患者卻無法幸運存活下來呢? 癌友營養失衡體重下降 「惡病質」是常見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儘管健保財務狀況吃緊,但仍擴大新藥給付範圍,健保署今天公布共有治療黑色素瘤、三陰性乳癌、前列腺癌、多發性硬化症等8種適應症新藥納入健保,其中以抗藥性細菌治療用抗生素影響較大,每年最多約4千名感染患者受惠。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表示,這次納入健保的新藥中,有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