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便秘易得痔瘡 常久坐久站也要小心

長期便秘易得痔瘡 常久坐久站也要小心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55歲的黃先生平時解便疼痛難耐,而且出血、異物脫垂出肛門口。近日異物脫垂的情況嚴重,無法用手推回去。黃先生就診後診斷為3處混合痔併血栓,外科切除手術後2天即可出院,持續於家中進行溫水坐浴,症狀明顯改善,回復原來生活品質。

便祕、久坐易得痔瘡 便血、肛門搔癢速就醫

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外科林均翰醫師表示,肛門口周圍都有很多小靜脈,當這些靜脈不正常擴張或變大時,即為痔瘡。血栓性外痔會產生劇烈疼痛,有些甚至會合併表面組織壞死。

長期便秘、常久坐久站、因病長期臥床、懷孕婦女及肥胖者較易得痔瘡,若發現便血、肛門搔癢或異物感等症狀宜盡速就醫,長期便血若沒有改善,會造成慢性貧血。醫師會透過肛門指診、肛門鏡進行檢查,若病患合併有其他的症狀,或50歲以上未曾接受大腸檢查,可安排大腸鏡檢查。

多補充水分、蔬果 適度運動防痔瘡

痔瘡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改善日常排便習慣、溫水坐浴、橡皮帶結紮、局部注射外,亦可採用手術治療。傳統手術切除對於所有痔瘡都有效,但術後較疼痛,7天後才可上班。痔瘡環狀切除術適用第3、4級的內痔患者,術後微痛,約3天後即可正常工作。

林均翰醫師表示,日常可多補充水份、多吃蔬菜水果及其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勿時常久站、久坐、保持適度的運動及體重控制,並養成每天固定排便的時間,可有效預防痔瘡的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9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本周低溫讓很多人感受到入冬後第一波寒冷。根據氣象局預測,下周雖然氣溫稍高,但北部仍是溼冷,怎麼樣穿衣服肯定讓很多人苦惱,常見的「洋蔥式」穿法,讓人看起來稍顯笨重。抗寒大國日本創出最新「不顯胖穿衣法」,讓冬天穿衣服不但保暖,也能維持身型,冬天外出也能擁有好姿態。 &nb...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30)日再公告1例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個案,患者1月27日發病,28日就診,30日檢驗確診。疾管署確認傳染者是患者的先生,武漢回台曾有呼吸道症狀就醫的經歷,但沒有判定感冒發燒,因太太發病回追後發現感染,屬於輕症感染患者,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年春節假期不同以往,很多人因武漢肺炎心情緊繃,加上天氣寒冷,外出遊玩的人可能比較少,多是在家裡看電視看手機,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甚至凌晨,導致收假回到工作崗位時恐怕精神有些不濟。其實上班兩天後馬上又放假兩天,正好是調整作息的好時機,不要讓自己重新放縱,下個禮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年節假期全台口罩大缺貨!衛生福利部自1月28日至30日起,在超商連續釋出備用外科口罩3天,每人限購3片。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批評,市場口罩需求無法填補外,1片8元價格太高,幾乎翻倍銷售,並且有汙染口罩的嫌疑。   消基會表示,衛福部28日起每天供應超商6百萬片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