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還在嚼檳榔提神? 當心舌癌奪命

還在嚼檳榔提神? 當心舌癌奪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65歲務農的尤福全先生,18歲時開始吃檳榔,加上開車需要提神,因此習慣每天會花100元買檳榔,由於不知道吃檳榔會得口腔癌,所以一吃就吃了30年。直到49歲時,檢查發現罹患舌癌,但因誤信偏方吃中藥草治療,病情不但沒有改善,還延誤就醫治療的黃金時機,目前已切除三分之二的舌頭,仍持續與舌癌抗戰。

雷射治療+補皮重建對抗癌細胞有方

尤福全先生表示,民國88年,經衛生所在社區舉辦口腔篩檢,檢查發現「口腔纖維化」,衛生所醫師告誡他不要再吃檳榔,他以為只要不加白灰、荖葉就不會口腔癌,因此改吃菁仔,又吃了3年。直到民國90年,發現舌頭長了1顆腫瘤,而且舌頭開始疼痛,吃東西、吃檳榔都覺得不舒服,才不敢再吃檳榔。

彰基副院長陳穆寬醫師指出,尤福全就醫時,已確診為舌癌第四期,必須開刀治療。經兩次雷射治療後,透過切片檢查,發現右邊黏膜已病變為癌細胞,確診為頰黏膜癌,在開刀切除右臉頰腫瘤,並拿胸大肌做補皮重建,才再次抗癌成功。 

口腔癌患者不絕望半數患者仍可癒

陳穆寬醫師表示,口腔癌第四期並不代表沒有希望,在就診經驗中,有高達百分之40-50%的患者,仍是可以治癒的,只是過程比較複雜,需要大範圍的切除。此外,不管是肌肉、骨頭重建,重建後仍須接受放射性治療,約二個多月的時間,嚴重的癌症也要做化學治療,差不多要半年的時間,所以病人治療的時間相當艱辛。

杜絕口腔癌從戒檳榔開始

12月23日是台灣「檳榔防制日」,彰化基督教醫院以「向口腔癌說不‧戒檳榔第一步」為主題,舉辦「123檳榔防制日」宣導活動,藉由舌癌病友尤福全分享抗癌心路歷程。此外,陳穆寬醫師呼籲,萬一發現口腔有問題時,千萬不要拖延或聽信偏方,一定要戒檳榔和定期做檢查,才能預防口腔癌的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8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讓末期病人都能獲得安寧照護,新北市衛生局率先全國推動社區安寧照護政策,把人生最後階段的安寧療護延伸到家裡;據統計,該市目前已有91家醫療院所、45家居家護理所及護理之家願意加入。金山醫院院長黃勝堅表示,在醫院裡,想要回到熟悉的家裡嚥下最後一口氣的病人太多了,但常因家屬誤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台灣睡眠醫學會今(19)日發表一份「全台千人睡眠呼吸中止症大調查」,發現近7成受訪者有打鼾習慣,其中超過3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OSA)高危險群,卻有8成受訪者對該疾病認知不全。醫師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併發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機率遠高於一般人,甚至恐因心律不整增加猝死機率。台...

閱讀詳情 »

帶給人無數歡笑的陶大偉「陶叔叔」因肺癌逝世,令世人不勝唏噓,成為繼一代巨星鳳飛飛、樞機主教單國璽之後,另一位因肺癌過世的名人,短時間內台灣聞「肺癌」色變,但其實肺癌不如想像中可怕,仍有許多患者透過積極治療穩定病情,勇敢對抗癌症,讓抗癌生活依舊過得開心。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林口長庚醫院一項調查發現,北台灣每5名學童就有1人罹患氣喘病,由於擔心病發,氣喘兒不運動,平常不吃冰,家裡不敢養小動物,全家人都全面戒備,也跟著喘不過氣來。不過,醫師提醒,氣喘兒也能運動,多運動就能減輕症狀。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歐良修指出,氣喘是不少孩子童年成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