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產兒全身黴菌感染,排尿癱瘓!馬偕不放棄救治重生

早產兒照護不易,黴菌或細菌感染時有所聞,不過台灣近年卻出現全身性黴菌感染的罕見病例。1名早產兒全身黴菌感染,腎臟及輸尿管遭黴菌球阻塞,導致產尿、排尿功能癱瘓。所幸馬偕醫護團隊利用「逆行性輸尿管導管治療」加上高劑量抗黴菌藥物沖洗,才使早產兒重拾健康。

早產兒全身黴菌感染,排尿癱瘓!馬偕不放棄救治重生

馬偕兒童醫院醫護團隊為小縈的3歲生日提前慶生。(圖片提供/馬偕兒童醫院)

3年前,小縈是1名剛出生的早產兒,當時體重僅1152克。不料在外院接受照護時,陸續出現無尿、嘔吐及腹脹現象,隨後轉往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資深主治醫師許瓊心指出,小縈全身遭黴菌感染,腎臟、心臟瓣膜、眼球、骨頭及血液皆感染「抗藥性念珠球菌」,腎臟及輸尿管被黴菌球阻塞,導致無法產尿、排尿。住院期間,小縈的心臟瓣膜、眼球及骨頭也必須手術治療。

逆行性輸尿管導管治療 獲得一線生機

此棘手的病例,增加治療的困難。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腎臟科蔡政道主任進一步表示,除了腹膜透析與靜脈抗黴菌藥物治療外,還須設法去除部分黴菌,再使用高劑量抗黴菌藥物沖洗灌流。但礙於小縈屬於極低體重早產兒,腎臟雖發炎腫脹仍只有5、6公分,加上腎盂及輸尿管已被黴菌塞滿,沒有適合的引流管可放置,治療一度陷入膠著。

早產兒全身黴菌感染,排尿癱瘓!馬偕不放棄救治重生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腎臟科蔡政道主任解說病童狀況。(圖片提供/馬偕兒童醫院)

後來,馬偕兒童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許錦城,使用2mm外徑的膀胱鏡從尿道進入膀胱,並在膀胱開口處將1mm外徑的輸尿管導管,逆行性放入輸尿管至腎盂處,以X光攝影確定位置,將導管從尿道連至體外。此外每6小時施以高劑量抗黴菌藥物沖洗灌流。他補充,這項治療在極低體重早產兒身上難上加難,全球相關文獻更是前所未聞,但不放手一搏嘗試,一條小生命可能就無法順利長大。

經醫護團隊拼命搶救後,小縈隔天即有尿液排出並恢復正常尿量,腎臟功能也逐步恢復,一個月後超音波追蹤確認無黴菌殘留後即移除該灌流導管。此治療方式及個案報告同時於本月刊登在2018年的《國際泌尿學期刊UROLOGY》。

1個月內歷經7、8次手術挑戰,加上233天住院觀察,確定心臟裡的黴菌球都消失了才出院。如今小縈已經是個健康有活力的小女孩,馬偕醫院醫療團隊並為她歡慶喜獲重生3歲生日。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690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灣藥局分布密度高,養成有病就吃成藥的習慣,更有不少人對使用藥物帶有錯誤觀念,甚至以為服用感冒藥可以預防流感、感冒。日前,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全國學童進行調查,發現有5 成的學生認為綜合感冒藥可以預防感冒,近3成學生曾服用感冒藥,但卻未依藥師或說明書指示劑量服用,也有2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多數民眾仍對於自閉症非常陌生,為讓民眾更加了解自閉症,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將於明年1月30日舉辦「愛星百分百」關懷自閉症公益路跑,並邀請歌手李聖傑擔任路跑代言人,期許民眾能透過熱門的路跑活動,拉近與自閉症者的距離。 藝人響應關懷 李聖傑說,自己也曾參與關懷自閉症者的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35歲中年男性,曾多次前往剛果出差,6年內第4度感染瘧疾。專家表示,瘧疾是全球最普遍的傳染病,儘管國內瘧疾已根除50年,但仍有零星境外移入病例,建議國人前往流行地區,1個月前應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預防用藥。   國內唯一抗瘧戰士 台灣根除瘧疾屆滿50年,疾病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在台灣,不少民眾從小服用中藥調理身體,卻對中藥無正確認知,或是對於中藥有不少疑問,像是,「台灣地狹人稠,而服用中藥的人口卻這麼多,到底台灣的中藥從哪來?」等問題,都讓民眾無法一窺其真實面貌,中醫師林佑彥來解惑。 迷思:大陸來的中藥 致病還是治病? 林佑彥醫師表示,台灣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