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產兒出生體重僅一杯手搖飲 早產兒基金會愛傳東台灣

早產兒出生體重僅一杯手搖飲 早產兒基金會愛傳東台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1月是世界早產兒關懷月,居住在堪稱「醫療偏鄉」的台東、現年2歲半活潑可愛的宣汝,很難想像一出生就經歷一場生死交關戰役!因胎兒窘迫,緊急於30週提前剖腹,出生時體重如同大杯手搖飲,730公克的小小身軀幸得專業醫療團隊與北區支援醫師的細心照顧下,強韌生命力戰勝一切艱難。

東臺灣成「兒科醫療偏鄉」 早產兒出生即遇困境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7年統計資料顯示,早產兒比例從十年前的8.8%上升至10%,每10位新生兒即有1位是需要更多醫療照顧與長期追蹤返診的早產兒。而東台灣受限地理位置與城鄉差距,早產兒照護、高危險妊娠治療成為東西屏障下重要問題。以「急救責任醫院分區名單」顯示,東部備有兒科醫師24小時值班的急診醫院僅有3家、具有高危險妊娠與新生兒照護能力之醫療院所僅4家,且近九成集中於市區,對於早產兒家庭來說,資源缺乏與就醫不便性,無疑都是一場困難戰役。

早產兒基金會暖心陪伴 共同守護小腳丫

由於早產小腳丫出生時,心肺等器官發展未臻成熟,尤以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是神經動作發展、心智評估異常的高危險群,必需配合專業醫護團隊定期追蹤、掌握黃金治療期,如:眼科、耳鼻喉科、小兒神經科、復健科及早療機構,定期且全面地追蹤並及時介入治療,以促進健康發展。

此外,現代人晚婚晚生已成趨勢,高危險妊娠發生率有增無減,近15%至20%的孕婦屬高危險妊娠,需要孕、產婦具備正確衛教資訊、定期產檢追蹤,以防早產發生,孕期間更需要完善且立即的婦產、兒科醫療資源因應,作為守護胎兒與產婦生命安全的後盾。

保障偏鄉婦女、新生兒 落實高危險妊娠院際轉診機制 

早產兒基金會和新生兒科醫界十多年來推動「母體轉診」不遺餘力,透過將高危險妊娠或有早產跡象的產婦,轉診到有能力照顧早產兒或重症寶寶的醫院待產,讓寶寶出生時,立即獲得完善的醫療照顧,以減少遠距轉運的危險與偏鄉醫療差距;另外,也透過傳愛點燈活動,盼喚起各界對偏鄉早產兒醫療照護缺乏、就醫不便等問題的重視。

【延伸閱讀】

骨鬆三部曲「痛得要命」才知大條了! 醫師提三大症狀預防

更年期來襲!善選荷爾蒙替代療法 不增乳癌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2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科學家最新製作一段視頻,解釋了人們在被刀斧砍殺之前出現的大腦化學反應和變化。 這段視頻是由美國化學研究所制作的,突出了人們觀看恐怖電影中殺戮場面時大腦產生的強烈反應,首先,人們會產生強烈的恐懼感,這是人們準備反抗或者逃跑的漸進反應,恐懼感被認為受到形成PVT(壓力、體積和溫度)的神經細胞束控制,或...

閱讀詳情 »

還在說「小酒怡情,多飲傷身」?小心喝酒喝出條「馬頸」來!廣州市番禺區資深酒友宏叔,飲酒30多年,平均日飲白酒量一斤半,一直以肝功能正常「沒喝壞身體」為豪。沒料到近十年來,外形突變,「脂肪瘤」讓他生成一條「馬頸」,難看之餘今年連呼吸都困難起來。他最終被確診患上馬德龍病這一罕見病,全球報告病例400多例...

閱讀詳情 »

    番茄是常見的蔬菜,大家一想到番茄,可能只會想到番茄炒蛋,其實番茄還可以搭配很多其它的食物吃。下面我們來看看番茄搭配哪些食物營養更高。 番茄的最佳搭配 1.番茄炒蝦仁。蝦仁肉質鬆軟,易於消化,含蛋白質是魚、蛋、奶的幾倍到幾十倍,和雞蛋番茄同炒,蝦仁潔白,雞蛋嫩黃,番茄鮮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