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衰症關鍵找到了 肌肉量少難以維持體溫抵抗力降低

早衰症關鍵找到了 肌肉量少難以維持體溫抵抗力降低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年底11月居然仍有颱風攪局天氣,加上東北風影響下,氣溫與氣候都變化相當劇烈,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衛福部國衛院研究發現,肌肉量少會阻礙身體維持體溫能力,同時也降低免疫力功能,發生疾病與死亡風險也上升,特別是基因異常的早衰症患者,或肌肉流失的老人家,都會因肌肉量少引發身體狀況。


基因突變誘發早衰症 肌肉少體表溫度降低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紀雅惠表示,人假使核纖層蛋白質突變,就容易造成嚴重肌肉萎縮,8歲孩子可能看起來像60歲以上年長者,老化速度是一般人8倍,並且很容易有心血管疾病、身材矮小體重不重、硬皮症等。利用生物工程把異常基因殖入小鼠胚胎,發現新生小鼠也會有類似狀況。


紀雅惠強調,觀察發生肌肉早衰小鼠能發現,除了肌肉功能嚴重衰退外,壽命也嚴重受到影響,壽命大幅度降低,同時身體表面溫度也顯著低了許多,也因整體產熱能力降低,夜晚活動能力明顯下降,身體有明顯抖動現象。藉此能夠發現,肌肉在生理機能維持有絕對性角色,特別是維持體溫與心血管相關健康。


早衰蛋白會造成鈣離子失去平衡 導致肌肉產熱與代謝功能失能


紀雅惠解釋,肌肉收縮與鈣離子對體溫有絕對關鍵,早衰蛋白會造成鈣離子失去平衡,導致肌肉產熱與代謝功能失能,導致小鼠壽命大幅縮短;紀雅惠別說,以往肌肉與壽命相關研究,多是用統計方式發現,這次研究則是直接找到有缺陷基因,研究成果已於今(109)年2月發表於國際細胞老化研究頂尖期刊《Aging Cell》。


全身肌肉1天產生600至700大卡熱量 要維持就要每天運動


肌肉都是新陳代謝與維持生命的重要關鍵!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家醫科柳朋馳表示,蛋白質攝取不足與運動量下降,都會減少身體肌肉量,但肌肉是體溫熱量的重要來源,當身體熱量不足,肌肉會在我們不知道狀態下顫抖產生熱量,一天大約能生產600至700大卡熱量,如果肌肉不足熱量消耗減少,就會增加肥胖風險。


柳朋馳強調,維持身體肌肉對健康非常重要,但不斷運動才會增加或維持肌肉量,否則就會逐漸減少,因此,每天運動是基本功課。如果是年長者在兼顧安全下,運動時會有一點喘仍然可以講話但無法唱歌,這樣運動強度比較合適,如果腎臟沒有慢性疾病需要控制,增加優質的蛋白質攝取,都有助於維持肌肉。


更多NOW健康報導
▸國輻中心推紅外線影像技術 癌症篩檢15分鐘就完成
▸腦外傷急重症! 顱內壓監測器及時搶救腦損傷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馬承芝有著令人讚嘆的「美魔女」外貌,不過能保持青春如大學生的模樣,可不能光靠天生麗質,馬承芝先前在南韓節目上,毫不保留地傳授自己的青春秘訣,也透露要做到像她這樣的程度,是非常需要毅力的。 ▼美魔女馬承芝維持青春的方法居然是手中這「罐」豬皮?       不少女孩平時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名2歲半的幼童,自從上了幼兒園,食慾就愈來愈差,不僅活動力不佳,更常常生病住院。住院期間抽血時發現,這名幼童的貧血情況嚴重,確診為缺鐵性貧血,主因竟來自於不愛吃肉造成。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李孟如表示,缺鐵性貧血會發生在各年齡層,若嬰兒進入大腦發育黃金期,長期缺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大家都愛吃美食,糖尿病人也不例外;然而,美食大多高油高熱量,這對糖尿病人可是大忌。不過,醫師強調,糖尿病人其實什麼都可以吃,即使澱粉會使血糖上升,也一定要吃,而吃的健康關鍵則在於「份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鈞鎧表示,其實會造成血糖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冷,加上過年假期,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太多,恐怕過完年後就胖了一圈;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體重控制中心營養師林圓真指出,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撇步,就能幫助克制食慾,不怕肥胖找上門。首先要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拉長咀嚼食物的時間,能幫助大腦有更多時間接受飽足感的信號,減少身體吸收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