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餐這樣吃! 研究:多吃全穀類食物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早餐這樣吃! 研究:多吃全穀類食物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國內洗腎及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一般認為,不當飲食是主要原因之一,國外2項研究證實,多吃蔬果及全穀物食品,有助於降低第2型糖尿病風險,例如,多吃燕麥片,就能有效較低糖尿病機率。


最近《英國醫學期刊》刊登這2篇研究,來自哈佛醫學院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別發現,多吃全穀物食品以及富含蔬菜水果,能夠降低第2型糖尿病風險。哈佛醫學院在這項耗時20幾年的調查中,團隊研究團隊透過問卷了解15萬8,259名女性和3萬6,525名男性的飲食習慣,包括不同種類穀物的攝入頻率和攝入量。


歷經平均24年的隨訪中,一共確診1萬8,629名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其他因素後,研究人員確定「較高的全穀物攝入量與較低的糖尿病風險有關」。


依照全穀物攝取量多寡,將受試者分為5組,和攝入最少的一組相比,攝入最多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9%和50%,相當顯著,因此研究團隊建議早餐應多選擇全穀食物


和1個月攝入量都不足1份的參與者相比,每天能吃至少1份冷穀物早餐,糖尿病風險下降19%,如果是黑麵包風險下降21%。此外研究人員對比了每周至少吃2份、每1月不足1份的2組受試者,發現每周至少吃2份燕麥片者,罹病風險下降了21%,糙米下降了12%,麩皮下降了15%,小麥胚芽下降了12%。


另一則研究為劍橋大學團隊所執行,研究人員主要探討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與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係,分析8個歐洲國家2.3萬多人(其中第2型糖尿病患者9754名人)血液中維生素C和類胡蘿蔔素濃度。


一般認為,血液中維生素C和類胡蘿蔔素濃度與攝取蔬果量視為正比,結果,血液中維生素C或總胡蘿蔔素含量較高,都罹病風險越低,和吃得最少的1組相比,吃最多的這組罹病風險降低了50%。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好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其中又以五穀雜糧膳食纖維的預防效果最佳,建議每天澱粉來源中,應該有一半來自五穀雜糧


例如,早餐吃了2片土司,午餐或晚餐就至少要有1餐將五穀雜糧當然正餐,儘管這對外食族來說有一點難度,但應該盡量遵守這個原則,才能遠離糖尿病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呼吸道融合病毒現高峰 幼兒群聚場所慎防飛沫接觸感染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一名讀幼稚園的女童感染輪狀病毒,出現嚴重上吐下瀉住院接受治療,家長請假輪流在醫院照顧都幾乎快忙不過來了;不料,兩天後,輪狀病毒在家裏擴散,連兩個小的雙胞胎也不幸中標,起初只是嘔吐、腹瀉,後因無法正常進食出現脫水症狀需住院治療,最後因日夜照顧小孩子缺乏休息的陳媽媽,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5歲男性,春節連假到戶外爬山健行,返家後出現右足疼痛,將近兩周都無法行走,至醫院就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符民意表示,經診斷發現,患者罹患足底筋膜炎,透過藥物及復健治療,已恢復健康。足底筋膜炎一般好發於扁平足或高弓族,或體重過重、久站久走的族群;...

閱讀詳情 »

很多人都知道一些果蔬皮(如番茄、梨、蘋果等)含有豐盛的養分,於是,把它們洗清潔後直接食用是比較好的選擇。但值得提示的是,有四種果蔬皮您最好不要吃。土豆皮土豆裡含有配糖生物鹼,這種有毒物資幾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里。假如大量食用,可引發嘔吐、頭暈、腹瀉等症狀。有些人愛好用帶皮土豆燒牛肉吃,而帶皮土豆即使...

閱讀詳情 »

台灣最近霾害嚴重,除了戴口罩外,也可以利用食補來防身! 1、胡蘿蔔   胡蘿蔔成為養生界的交際花和它顏色鮮豔一定有關係。以前一直覺得它是明目的,但霧霾當下,據說它也可以清熱解毒,止咳淨肺了,反正這麼樸實的胡蘿蔔沒什麼壞處,多吃一點也可以。買的時候挑顏色自然,身形筆直的就好。 你可以:炒著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