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明金成心肌梗塞驟逝 5項健康指數需留意

明金成心肌梗塞驟逝 5項健康指數需留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演過多部戲劇並演而優則導的明金成於2月8日深夜因突發心肌梗塞緊急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享年51歲。明金成才在農曆年節期間更新個人臉書封面照片,是他與老婆及一對新生兒女的全家福幸福照片,不料僅隔數日正值壯年卻傳驟逝,令人相當不捨。

溫差大、天冷易使血管收縮 間接引發中風及心肌梗塞

冬天為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若遇上東北季風增強或大陸冷氣團影響,都有可能因此使心血管疾病發作,對健康造成危害。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說明天氣變冷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容易間接引發急性心血管疾病,尤其要注意預防中風及心肌梗塞。

錢政平副院長表示心血管疾病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族群,而「心肌梗塞」是一種急性且嚴重的心臟疾病。當供給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被血管內的斑塊阻塞,導致瞬間氧氣和養分無法輸送到它所供應的心肌細胞,造成心臟組織永久受損壞死,嚴重時可能會發生休克或死亡。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常伴隨有胸口疼痛、胸痛廣泛性疼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若發生疑似心肌梗塞的急性發作,請務必牢記分分秒秒爭取時間並盡速就醫。

五大危險群注意 心血管疾病風險超高

錢政平副院長也點出若有以下5項健康問題者,千萬要留意!以降低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及對生命的威脅。

  1. 高血壓: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對血壓高者發生心臟血管疾病危險性的估計與分類,高血壓是心臟血管疾病最要的危險因子。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逾26%,40歲以上更達38%,高血壓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若長期高血壓且未按時服藥,一旦發生血壓突然升高,就容易引發心肌梗塞。

  2. 肥胖:當腹部過度肥胖、內臟脂肪多,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肥胖也容易引發高血脂以及高膽固醇症,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升高,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身體質量指數 (BMI)是體重控制的參考指標,BMI數值介於18.5~24之間為健康體態。腰圍則是,成年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引發大小血管病變,當冠狀動脈開始出現硬化、血管阻塞,導致造成心臟缺氧,引發心肌梗塞。

  4. 抽菸:菸含有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進而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就曾發表過菸害報告,直指男女性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有高達2~7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5. 家族病史:家族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史者,發生心血管疾病會比一般人風險來的高。

定期掌握三高指標 降低致命危機

錢政平副院長建議民眾想遠離心血管疾病,定期測量血壓及血液檢查徹底掌控三高狀態是最基本要素,可搭配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或進一步安排高階影像查如腦心血管磁振造影以便觀察血管是否發生病變、及冠狀動脈鈣化分析(CAC)確認冠狀動脈之鈣化現象;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電腦斷層檢查(CTA)則可幫助發現冠狀動脈是否有堵塞情況。30歲開始就可主動安排健康檢查,幫助自己及早發現危險因子並提早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致命危機。

 明金成心肌梗塞驟逝 5項健康指數需留意

▲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

【延伸閱讀】

胸口悶痛誤認胃食道逆流 當心是心肌梗塞徵兆

中年男運動突發心肌梗塞 「AED」救一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國內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以來,許多民眾皆會登山遊玩、爬山透透氣。請大家務必小心,以免被蜜蜂螫傷:特別是頭部比例極大之虎頭蜂,更具攻擊性和毒性!土城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薛承君醫師表示,若遇到蜜蜂或虎頭蜂攻擊時,應盡速離開現場。對於被螫傷的傷口,千萬不要用手擠壓,應以鑷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1項法國的研究報告顯示,女性吸煙者如果想要戒菸,困難度將高於男性,研究發表在歐洲心臟病學會的線上會議。領導這項研究的勃根地大學博士生Ingrid Allagbe表示,研究結果強調了適合女性戒菸的必要性。 這個研究包括法國近38,000名年齡在18歲及以上的吸菸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幫助藥癮個案接受治療,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整合藥癮醫療示範中心和彰化醫院特別進行跨院合作,以行動駐點方式進行C肝檢測與治療。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主任黃介良指出,C型肝炎是透過血液傳播感染的疾病,而藥癮靜脈注射者又為感染高風險族群之一,因此透過行動駐點的方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7月9日前曾經接種第1劑莫德納,間隔已滿10周75歲(含)以上民眾,由地方政府造冊施打第2劑疫苗,下午記者會時補充,年滿65歲(含)原住民也同要符合條件。 ▲第2劑莫德納施打資格。(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