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春天溫差大更危險 醫師籲四大風險族群 年輕人不可大意!

春天溫差大更危險 醫師籲四大風險族群 年輕人不可大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春天天氣忽冷忽熱,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知名預防醫學健康管理陳志銜醫師呼籲,以下四大風險族群:三高患者、抽菸、體重過重,或是容易便秘的人,更需特別留意血管阻塞的問題,遠離心肌梗塞的危機。

三高、抽菸、肥胖風險高 長期便祕者心臟負擔大

以三高患者來說,過多的血糖會造成血液黏稠,過多血脂易造成膽固醇堆積管壁,形成發炎和斑塊,進一步造成心肌冠狀動脈的問題。另外像抽菸、肥胖也都會讓身體慢性發炎,導致血管管壁堆積膽固醇的機會增加,造成心血管狹窄。長時間便祕,因為會讓腹肌用力收縮及放鬆,間接使該區域血管不斷收縮及放鬆,導致冠狀動脈血液分布下降,對心臟的負擔上升。以上這些危險因子,就像埋了顆未爆彈在身體裡,隨時都有可能爆炸,造成心肌梗塞發生。

未滿60歲心肌梗塞逐年上升 生活習慣為主因

而大部分民眾都認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近年來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據統計台灣59歲以下的心肌梗塞比例就佔了30%,且逐年上升中。陳志銜醫師說明:「心肌梗塞年輕化主要與生活習慣有關,像是飲食上的精緻化、抽菸、久坐少運動、工作壓力大、日夜顛倒、熬夜等等,這些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因子。」而且心肌梗塞在病發前,因為沒有明顯的症狀,往往會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提醒青壯年族群也不能忽略心血管的健康!

春天溫差大更危險 醫師籲四大風險族群 年輕人不可大意!

▲陳志銜醫師說明:「心肌梗塞年輕化主要與生活習慣有關,像是飲食上的精緻化、抽菸、久坐少運動、工作壓力大、日夜顛倒、熬夜等等,這些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因子。」

預防心血管疾病三招 定期健檢保健康

想預防心血管疾病,陳志銜醫師建議可從以下三點著手:

一、避免久坐:建議每30分鐘左右起身活動一下,讓肌肉活動。多多活動可讓血流更通暢,避免血液的凝集以及膽固醇的堆積。

二、平時應常量測血壓注意變化,尤其是三高、肥胖患者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應追蹤血糖狀況。

三、養成運動習慣,每周應累積150分鐘的中度運動加上阻力運動,例如慢跑、單車、游泳、重訓。若沒時間,也可以每天花十分鐘左右做高強度間歇運動。好的運動習慣,可以增進代謝,消耗多餘能量,增進睡眠品質,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除了上述幾點,如果是屬於高風險族群,也建議要定期追蹤檢查。陳志銜醫師分享,之前遇過一位50歲男性,雖然看起來不胖,但平時有抽煙的習慣,而且因為裝了兩條血管支架,老婆特別擔心他的身體狀況,後來檢查才知道原來老公的血糖和血脂肪早就超標,幸好及早治療後就有明顯的改善。除了定期檢查外,也可以搭配心血管保養療程,主透過特定抗氧化針劑減少自由基累積、避免體內慢性發炎、保護肝臟、去除重金屬、調控凝血因子以減少血管硬化等等,對於心血管保健與預防心肌梗塞都有正向幫助,從源頭促進與維護心血管健康。

陳志銜醫師介紹

現職: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醫師

專長:逆糖管理、預防醫學、老人醫學、慢性內分泌疾病

【延伸閱讀】

忽冷忽熱好發三叉神經痛 中醫治療助改善

氣溫驟變、溫差大,易發生主動脈剝離症 有這症狀立刻送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2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防疫在家這樣健康煮!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許多民眾從外食改成在家自行烹煮,但上班族常因下班晚時間有限,且採買食材、備料、烹煮等過程繁瑣又費時,為了解決許多民眾的困擾,國民健康署教您如何運用市售食品,快速煮出一頓兼顧營養、健康的餐點。聰明挑、創意煮 吃得營養又健康一般民眾常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來重大火警頻傳,台北市知名KTV就不幸發生火警;你知道發生火災時的逃生避難原則有哪些嗎?快來看看消防署如何破解迷思,正確的逃生觀念可以大大提升獲救的機率!問題1:火場內為什麼「不可」浪費時間尋找濕毛巾摀口鼻逃生?如開頭火場中的危險因子所述,濃煙是火場的頭號殺手,因此不可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自費篩檢有條件開放了!臺北榮總表示,為配合衛生福利部防疫政策,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部分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新冠肺炎)申請規定」,自5月1日起開放部分民眾因旅外親屬事故或重病等緊急特殊因素,進行自費檢驗COVID-19,並提供檢驗證明文件。這些特殊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急難紓困實施方案」擴大對象,今(6)日正式上路,沒有勞保、公保、農保等社會保民眾,今年前4個月收入與每人最低生活費計算,經公式計算符合標準,將每戶給予1至3萬元紓困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5)日擔心計算公式太複雜,特別在記者會寫下公式解釋。 ▲「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