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肚臍周圍摸到會跳動腫塊 疑腹主動脈瘤急就醫

肚臍周圍摸到會跳動腫塊 疑腹主動脈瘤急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身材纖細的妙齡女子,在肚臍周圍摸到會跳動的腫塊、有節律的隨心臟跳動,緊張就醫,原本擔心是腹主動脈瘤,超音波檢查發現,女子因過瘦直接摸到腹主動脈,解除一場虛驚;醫師表示,腹主動脈瘤超過5公分就有破裂危險,致死率極高,五十歲以上應定期健檢,若摸到腹部跳動腫塊,不能掉以輕心,應立刻就醫。

腹主動脈瘤破裂 未及時就醫死亡率超高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表示,腹主動脈瘤是因血管壁鬆垮,像吹氣球一樣不正常擴大,通常大於5公分就有破裂危險、需要手術,7公分以上有三成破裂機率,可能咳嗽或肚子用力就破,若無法及時就醫,死亡率高達100%,即使在院內發現,死亡率也近半。由於沒有症狀,只能靠健檢或自摸肚臍附近有無跳動腫塊,以便及早發現。

顛覆傳統開腹手術 現今大多患者可使用支架

陳沂名說,過去治療腹主動脈瘤必須開腹重建人工血管,留下近20公分傷口,現在幾乎99%的患者都可使用支架,傷口僅0.5~3公分,不過因支架置放須預留1.5公分的血管當支架的支撐點,若患者的動脈瘤位置太靠近腎動脈開口、血管距離不足1.5公分,置放支架就有側漏風險,所幸北榮7年來以血管釘輔助固定支架30多例,成功率高達100%。

肚臍周圍摸到會跳動腫塊 疑腹主動脈瘤急就醫

▲陳沂名醫師指出,血管支撐點若太短(手指處),恐無法撐住血管內支架,這時可考慮使用血管釘固定

血管釘幫助固定 克服血管支撐點過短問題

陳沂名解釋,血管釘是一種像彈簧的小鈎子,可固定支架和人體血管,克服血管支撐點過短問題,但若血管只剩0.5公分以下就不建議使用,0.5~1公分則有失敗風險。他曾接獲一名五十多歲男性,血管支撐點僅0.8公分,手術難度頗高且術後可能失敗,所幸男子術後追蹤3年,支架並未移位。

陳沂名強調,腹主動脈瘤好發50歲以上、男女比為9:1,三高和抽菸為危險因子,患者8成以上有高血壓、3~4成有抽菸史,置放支架後須戒菸、控制三高才能避免血管繼續惡化,術後不需服用抗凝血劑,但須小心避免碰撞。

【延伸閱讀】

高血壓患者注意!居家正確量血壓,請掌握722原則

突前胸痛到後背 6旬翁主動脈剝離「做這事」救回一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囉!最近氣候寒冷,可得要小心感冒,除此之外,也得要注意腸胃炎、高血壓及椎間盤突出或下背痛等疾病上身。農曆年節 前十大「急診」傷病根據健保署統計,106年農曆春節期間前十大「春急診」傷病,分別為腸胃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表面傷或挫創傷、不明熱、眩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東西方人鼻型大不同,三總建立亞洲歪鼻分類及系統性手術,成功矯正300多名歪鼻患者,術後鼻塞、美觀滿意度高達9成,成果刊登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Eur Arch Otorhinolarygol》。創新歪鼻分類 亞洲人分3類型三軍總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鄭立享指出,歪鼻可謂千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逢過年就是主婦們最忙碌的時刻,除了要煮飯忙三餐外,年前還得張羅年夜飯,但長時間處於油煙環境恐會刺激肺部,增加日後細胞病變、癌化風險。醫師表示,廚房油煙是肺部殺手,當呼吸道受到刺激不僅容易咳嗽,還會增加罹患肺癌機率,因此,應加強平時保養並減少油煙暴露,才能確保呼吸通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蔡孟泓報導)手腳關節腫脹 上下樓梯舉步維艱58歲的邱女士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患,2年前某天早晨突然無法起身,手腳關節發生腫脹,上下樓梯都舉步維艱,回診檢查才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發作,原本使用的藥物控制病情有限。邱女士回想,類風溼性關節炎發作時期,關節嚴重腫脹疼痛的狀況,讓她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