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春風得意? 驚蟄養生留意情緒

春風得意? 驚蟄養生留意情緒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今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中醫診所院長林雅瑩醫師提醒,此時早午晚溫差甚大,不宜過早脫去禦寒衣物,建議洋蔥式穿法為佳。在天氣回暖時,要適當減少衣物;天氣轉寒時則可增加,不要怕麻煩。同時須靜心調氣,避免情緒暴走,可輔助改善禦病能力。

春季陽光漸多 精神疾病須留意

華人文化詠頌春季的詩句不少,例如袁枚的「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對一般人來說,春季總是充滿了希望。不過,西方醫學專家,如哈佛大學精神醫學教授Matthew Nock等人透過研究提醒,憂鬱症病人,在春季從事自殺等自我傷害的嘗試或企圖增加,恐與該季日照時數增加有關。陽光增加了他們的自傷動機與動能(boost energy and motivation)。研究曾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

驚蟄到來 萬物復甦

所謂「驚蟄」原意是指蟲被春雷震醒,「蟄蟲驚而出走」的意思。然而中醫師林雅瑩解釋,昆蟲聽不到雷聲,真正使生物甦醒繁衍的,是大地溫度回升到某一定程度。驚蟄過後萬物復甦,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此時氣候趨暖,但早晚與中午的氣溫變化大,保暖防感冒尤為重要。

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施丞修則提醒家長,不必刻意替幼兒穿太多衣服,孩子太熱流汗後吹風,反而更容易感冒。

情緒暴走 恐傷肝氣 

中醫提到春季最好夜臥早起,不過醫師提醒,這並非叫人熬夜,而是建議民眾不宜過度賴床貪睡。春季萬物漸復甦,活動建議如太極拳、八段錦、氣功、瑜珈、散步等以靜心調息為佳,避免情緒暴走傷及肝氣,有助於身體健康。人們是才從寒冷的冬季中舒緩過來,需要循序漸進,調養身體。

油膩辣物少吃 留意病菌滋生

中醫師建議,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儘量少吃,而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氣候回暖時也要特別留意細菌滋生,若食材發霉變質應立即丟棄不可再食用。

適度補充黃色食物 養脾顧健康

飲食方面,林雅瑩醫師強調,少吃酸,春天肝氣易旺要小心傷到脾(類似消化系統),不妨利用黃色食物來養脾氣。而黃色食物如:紅蘿蔔、木瓜、山藥、地瓜、黃豆、南瓜、小米、柳橙等等,多半味甘氣香,而且含有高營養價值,不需吃下太多,就能擁有足夠的營養。而日常作息及飲食細節多留意,就不容易生病。

【延伸閱讀】露牙齦甭介意? 牙齦微整型可為微笑加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 theodysseyonline 腎臟若出現狀況時,人會有以下的反應,大家都要多注意喔!! 1、畏寒 夏天在辦公室,大家都不覺得冷,但你卻一直喊冷氣太冷,畏寒是一種腎虛的表現,陽氣源於腎,人的元陽弱就會常常覺得冷。   2、臉色發黑 若本來臉色很好,卻...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sorendreier 大家都知道蔓越莓汁有許多健康益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它有多棒! 1.蔓越莓汁有助於防止尿道感染 二十歲以上的女性,許多人都有過尿道感染的經驗,這會造成尿道不適和燒灼感,蔓越莓汁對於預防尿道感染十分有效,因為它具有被稱作原花色素的抗氧化劑,能夠防止細菌增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五十多歲中年女子,因為膽結石去醫院手術切除膽囊,結果竟然因為感染,必須要進一步切除膽管以及部份肝臟;其實,有很多民眾是在健檢時,經由超音波發現有膽結石,這時可以中醫藥治療,能控制病況,預防膽結石更加嚴重。 好發於F4:女性+肥胖+40歲以上+生產多 中醫師吳建東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