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晚上吃番茄減肥,成功關鍵是…大番茄、小番茄該選誰?

作者:黃曼瑩

在日本人的小菜中,少不了醋漬番茄,不僅開胃,據說還有助控制體脂;還有一些女藝人都曾經分享吃番茄減肥的成功經驗,番茄減重真的可行嗎?網路傳說:「利用晚餐時間吃番茄有助減重」,是真的嗎?大番茄與小番茄的差別在哪裡?現在讓營養師來一一破解。

晚上吃番茄減肥,成功關鍵是…大番茄 小番茄該選誰?

吃番茄幫助脂肪分解代謝、增加飽足感

有一句俗諺說:「番茄紅了,醫師的臉就綠了!」番茄營養多多,適度攝取有益健康。番茄的主要營養素為茄紅素、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茄紅素屬於β-胡蘿蔔素,是番茄最具代表性的營養素,特色為抗氧化力強,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含有茄紅素的水果除了番茄,還包括:西瓜、芭樂、木瓜等。

至於,維生素C也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預防老化、養顏美容,是愛美女生的保養聖品。另外,番茄也含有高膳食纖維,除了能促進體內環保,還能增加飽足感,而被視為輔助減重的食材。

「吃番茄減重」行不行?營養師高敏敏表示,番茄中的茄紅素能幫助刺激體內脂聯素分泌,幫助脂肪分解與代謝,抗氧化也保護心血管,而番茄中富含的膳食纖維、果膠也能增加飽足感、促進體內環保。

晚上吃番茄減肥,成功關鍵是…大番茄 小番茄該選誰?

番茄中的茄紅素能幫助刺激體內脂聯素分泌,幫助脂肪分解與代謝。

晚上吃番茄減肥,成功關鍵是…大番茄 小番茄該選誰?

小番茄因為是水果,可以在餐跟餐中間當點心吃,一次15顆左右大約是一份水果。

適度吃番茄有助減重,大番茄、小番茄該選誰?

既然適度食用番茄有助減重,但是,建議吃大番茄還是小番茄呢?大番茄和小番茄差別在哪裡?大番茄和小番茄都叫「番茄」,但是,在營養學上大番茄平均含醣量較低,在食物分類屬於「蔬菜類」,一顆大番茄大約是一份蔬菜,熱量25大卡、醣份5g、膳食纖維1.2g。而小番茄因為含果糖屬於水果類,約15顆左右小番茄熱量約60大卡、醣份15g、膳食纖維2.5g。

如果在晚餐適量吃番茄輕食的人,的確能增加飽足感,又能補充到白天蔬菜攝取不足的問題,但是建議怎麼吃比較好?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建議大家吃大番茄,因為大番茄屬於蔬菜類,86%的現代人每天蔬菜攝取都低於3份,卻常喊著要減肥,大番茄一顆就是約一份蔬菜,晚餐吃1~2顆大番茄,可以生吃可以入菜,不僅能增加飽足感,還能滿足蔬菜攝取量的需求。

而小番茄因為是水果,可以在餐跟餐中間當點心吃,一次15顆左右大約是一份水果,建議「一天2份水果剛剛好」,尤其是想控制體重或血糖的人,不要太過量,以免果糖攝取太多而影響血糖,或容易在體內轉換成脂肪囤積。

吃出大紅番茄的減重力 生吃好,還是煮熟吃好?

如何聰明吃出大紅番茄的營養價值,同時又能有助減重呢?是生吃好?還是煮熟吃好?高敏敏營養師表示,如果是吃大番茄的話,建議生吃可攝取到維生素C,可以直接吃或切片做沙拉;如果改煮湯、番茄炒蛋熟吃,就可以吃到滿滿的茄紅素,而茄紅素是脂溶性的營養素,烹調時加點油會更好吸收。所以不論生吃、熟吃,都能吃到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晚上吃番茄減肥,成功關鍵是…大番茄 小番茄該選誰?

這一鍋番茄蔬菜湯,不但可以獲得豐富的膳食纖維,同時也能吃到番茄滿滿的茄紅素。

【營養師小叮嚀】:

但是要提醒的是,番茄的鉀含量高,因此需要限鉀的腎臟病患,除了吃番茄時要控制量之外,煮番茄料理前要把番茄汆燙去除鉀離子後後,再去炒或料理比較無負擔。

以下推荐適合減重者在晚間食用的番茄食譜,供大家參考:

【番茄蔬菜湯】

材料:大番茄2顆、西洋芹2根、洋蔥1顆、洋菇8朵、蒜頭6瓣、紅蘿蔔1小根、馬鈴薯1顆、高麗菜100g。

做法:

1.將所有食材洗淨、切丁備用。

2.將一鍋滾開水加入番茄、高麗菜、半顆洋蔥、紅蘿蔔、馬鈴薯熬煮。

3.另一個熱鍋內放入大蒜、洋蔥,將洋菇、西洋芹炒香。

4.番茄湯鍋滾開後,將已炒香的備料通通放入鍋內悶煮。

5.起鍋前,用胡椒鹽或少許鹽巴作調味,就完成了。

好處:

晚餐吃這一鍋番茄蔬菜湯,不但可以獲得豐富的膳食纖維,同時也能吃到番茄滿滿的茄紅素,增加飽足感的同時,也能促進體內環保。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前凸後翹不只穿衣服好看,還可以增加自信,然而當上媽咪後哺乳可能會讓胸部面臨「走山」危機,胸型不好看,緊身、低胸衣服從此鎖在衣櫃,也慢慢飄出嬸味。醫美集團總院長邱浚彥表示,哺乳後及早施作隆乳手術,不只疤痕不明顯、手術恢復快、成果更是相對自然,想懷第二胎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癌症不會傳染,但小心感染病毒會增加罹癌風險!以往國人認為HPV(人類乳突病毒)是造成女性子宮頸癌的主要兇手,但根據美國研究發現,除了子宮頸癌之外,長期感染HPV還可能引發口咽癌、頭頸癌、外陰癌、肛門癌、陰道癌與俗稱「菜花」的生殖器疣,且男性終其一生的感染機率高達91.3...

閱讀詳情 »

國民營養調查指出,我們19歲以上成年人的高血脂比例約為10%,而從中年開始高血脂比例就攀升至20%,尤其女生的低密度脂蛋白更是超過男生,達到21.4%,且進入銀髮階段(65歲)時提高近30%,因此,高血脂、血膽固醇一直以來也都是大家在乎的健康話題! 目前許多消費者會買調節血脂、血膽固醇的保健食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原訂52歲以上民眾,在7月22日前已打牛津AZ疫苗,由縣市整府造冊安排接種第2劑,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出,因地方政府反應執行困難,修正為9月30時前符合間隔10周以上,50至64歲民眾即日起至9月29日中午12時止,可在疫苗預約平台登記第2劑牛津AZ疫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