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暈車藥吃了沒用? 把握「最佳時機」服用才有效

暈車藥吃了沒用? 把握「最佳時機」服用才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門旅遊時也常為暈車困擾嗎?其實無論暈車、暈船或暈機,在醫學上被稱為「動暈症」,必要時可在搭乘前抓對時機服藥,幫助減緩動暈症的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陳怡晏藥師指出,動暈症會使人出現頭暈、頭痛、噁心甚至嘔吐等症狀,主要因視覺及前庭系統的知覺衝突有關,除了搭車可盡量選擇坐前座,或開窗以保持空氣流通、避免飲食等方式減緩症狀,也可服藥幫助緩解。

出發前3060分鐘服用 發揮暈車藥最佳效果

但何時服用暈車藥才是最佳時機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握出發前30至60分鐘。陳怡晏藥師解釋,暈車藥可分為第一代抗組織胺與東莨菪鹼兩大類,前者包括像cyclizine、dimenhydrinate、diphenhydramine等,能幫助抑制前庭活性,達到緩解動暈症的目的,民眾也可視旅途需求每隔4至6小時服用一次,但要注意因常見副作用為嗜睡,服用後應避免開車或騎車,老年人及孩童易受到抗組織胺作用而產生失眠、神經質、焦躁不安等症狀。

東莨菪鹼具抗膽鹼作用 使用過當恐排尿困難

陳怡晏藥師說明,東莨菪鹼則分為口服及經皮吸收貼片兩種劑型,前者多為複方,可在搭乘前30至60分鐘服藥,後者則建議至少4小時前使用,旅途結束後就可除去,藥效可維持72小時,但要注意東莨菪鹼因具抗膽鹼作用,若使用過當可能導致排尿困難、口乾、便祕、視覺模糊、頭痛等症狀,若出現任何症狀時則應立即停止使用。

慢性病患服用前先諮詢 確保藥效不影響健康

此外,東莨菪鹼對於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應避免併用鎮靜劑或安眠藥,以免加重抑制強況。陳怡晏藥師提醒,若為兒童、孕婦或本身有氣喘、青光眼、攝護腺肥大等慢性病患,服用前也應諮詢專業醫師建議,並遵循醫囑使用,才能發揮暈車藥效果,避免傷身。

【延伸閱讀】

用薄荷棒防暈車、蚊蟲咬 當心副作用傷身

出遊前吃暈車藥 藥師提醒五大族群注意事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寒假即將來臨,年節假期也隨之而來,長假期間,看手機的時間勢必拉長。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族常忽略蔬果攝取。為了避免長時間看手機造成眼睛傷害,以及平衡大魚大肉飲食,若能在早餐增加護眼蔬果汁,既簡單又可達均衡飲食要求。深綠、黃、紫色蔬果搭配 防藍光護眼台東馬偕醫院營養師蘇瑞庭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目前年長者比例占13%,估計五年後,將會提高到20%,因此長照等醫療照護機構是最主要目標,尤其居家及醫療機構長期照護已成為目前照護趨勢;為了協助更多照護行動不便及長期臥床的年長者的照顧服務員,花蓮慈濟醫舉辦老人自然照護移位轉位課程,邀請日本亞洲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1歲許小姐,近幾個月以來,月經前10天開始,就會出現嚴重水腫、失眠、情緒時而暴躁、時而低落,影響人際關係及工作效率;她到中醫就診,診斷為「經前症候群」,透過藥物調理體質、搭配針灸輔助治療,終於明顯改善不適症狀。8成生育年齡女性 曾有經前不適根據國外統計,高達8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依據健保資料統計,臺北市今年前三週類流感門急診,自1萬2,865人次上升至1萬4,554人次,上升13%;且近3週重症個案持續增加,顯示疫情逐漸升溫,不排除此波流感高峰將延續至春節期間。為因應此波疫情攀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邀集北市8大醫學中心專家及去年春節期間急診人次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