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暈車藥吃了沒用? 把握「最佳時機」服用才有效

暈車藥吃了沒用? 把握「最佳時機」服用才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門旅遊時也常為暈車困擾嗎?其實無論暈車、暈船或暈機,在醫學上被稱為「動暈症」,必要時可在搭乘前抓對時機服藥,幫助減緩動暈症的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陳怡晏藥師指出,動暈症會使人出現頭暈、頭痛、噁心甚至嘔吐等症狀,主要因視覺及前庭系統的知覺衝突有關,除了搭車可盡量選擇坐前座,或開窗以保持空氣流通、避免飲食等方式減緩症狀,也可服藥幫助緩解。

出發前3060分鐘服用 發揮暈車藥最佳效果

但何時服用暈車藥才是最佳時機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握出發前30至60分鐘。陳怡晏藥師解釋,暈車藥可分為第一代抗組織胺與東莨菪鹼兩大類,前者包括像cyclizine、dimenhydrinate、diphenhydramine等,能幫助抑制前庭活性,達到緩解動暈症的目的,民眾也可視旅途需求每隔4至6小時服用一次,但要注意因常見副作用為嗜睡,服用後應避免開車或騎車,老年人及孩童易受到抗組織胺作用而產生失眠、神經質、焦躁不安等症狀。

東莨菪鹼具抗膽鹼作用 使用過當恐排尿困難

陳怡晏藥師說明,東莨菪鹼則分為口服及經皮吸收貼片兩種劑型,前者多為複方,可在搭乘前30至60分鐘服藥,後者則建議至少4小時前使用,旅途結束後就可除去,藥效可維持72小時,但要注意東莨菪鹼因具抗膽鹼作用,若使用過當可能導致排尿困難、口乾、便祕、視覺模糊、頭痛等症狀,若出現任何症狀時則應立即停止使用。

慢性病患服用前先諮詢 確保藥效不影響健康

此外,東莨菪鹼對於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應避免併用鎮靜劑或安眠藥,以免加重抑制強況。陳怡晏藥師提醒,若為兒童、孕婦或本身有氣喘、青光眼、攝護腺肥大等慢性病患,服用前也應諮詢專業醫師建議,並遵循醫囑使用,才能發揮暈車藥效果,避免傷身。

【延伸閱讀】

用薄荷棒防暈車、蚊蟲咬 當心副作用傷身

出遊前吃暈車藥 藥師提醒五大族群注意事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OHCA(到院前死亡)主要是因患者在心臟停止時,加上救護人員未到達前,沒有人及時搶救,促使後面癒後效果有限;豐原醫院急診室主任林技政指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由轄區消防分隊送來的OHCA人數就約兩百多件,其中存活數約40多位,但良好出院的患者僅有10人,可見及時搶救的關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時序邁入秋冬,「想尿卻尿不出來」的患者也隨之增加,其中以50歲以上男性最為明顯。75歲的趙爺爺,近三年來飽受小便不順所苦,晚上甚至得上廁所五次,讓他精神不佳,脾氣暴躁,即便先至診所服藥治療,症狀卻無改善;經轉診就醫確診為攝護腺肥大合併膀胱過動症,透過雷射攝護腺手術治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馬來西亞羽球名將李宗偉去年驚傳罹鼻咽癌,發病後接受33次電療,效果良好。回憶抗癌過程,李宗偉表示,電療到第3個星期時,喉嚨已經全部破了,吞嚥時還會引起劇烈疼痛,相當煎熬,以致食慾盡失。家人擔心他營養不足,只能幫他噴麻藥,趕快將食物吞下,辛酸過程非外人所能想像,若是做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你是否很少對身邊的人表示憤怒?或者很難在人際關係中暴露負面情緒?如果是的話要小心了!在1項新的研究中發現,個性壓抑的女性可能更容易罹患中風。在1項針對40至60歲的女性研究中發現,屬於「自我沉默」類型的女性,患頸動脈斑塊的風險會增加,研究結論公布在北美更年期協會年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