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曬傷後的處置建議|惱人皮膚 曬傷篇4

曬傷後的處置建議|惱人皮膚 曬傷篇4

夏日持續飆高溫,若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時,皮膚就容易曬紅曬傷,該怎麼處理才好?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曬傷的皮膚需要時間才能慢慢復原,目前臨床上並無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僅能透過物理降溫與藥物輔助的方式來緩解疼痛感。然而,吳醫師也提醒,若皮膚出現水泡時千萬不可刺破,以免傷口感染;若疼痛問題擴大或加劇時,最好諮詢醫師的治療建議。

 

曬傷後的處置建議|惱人皮膚 曬傷篇4

 

炎炎夏日,氣溫持續飆高,就連短時間在外行走都可以感受到烈日的威力;若長時間從事戶外活動,又未做足防曬工作,皮膚更容易出現曬傷的症狀,該如何緩解不適?吳書毅醫師表示,當皮膚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就表示皮膚組織已經受損,建議可採局部冰敷幫助皮膚降溫,或使用含燕麥膠或蘆薈等成分的曬後舒緩產品以減輕疼痛感。

 

此外,吳書毅醫師提醒,若皮膚已曬出小水泡時,應避免大力摩擦患部,也不要刺破水泡以免增加傷口感染的風險。若水泡不慎破裂時,一定要留心傷口照護,若出現感染狀況時宜及早就診為佳。

 

曬傷部位疼痛感明顯,或是合併出現發燒、頭痛症狀時,建議可諮詢醫師的用藥建議,醫師可視症狀嚴重程度給予口服阿斯匹靈、乙醯胺酚等非類固醇止痛口服藥物,或是在曬傷部位塗抹低劑量的類固醇軟膏(0.5~1% hydrocortisone),以減緩皮膚腫脹與燒灼感。

 

曬傷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皮膚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

 

延伸閱讀:

【曬傷的症狀】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390

【防曬紅?防曬黑?係數怎麼看?】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483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曬傷後的處置建議|惱人皮膚 曬傷篇4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媽媽餵母乳要餵得久,爸爸請陪產育嬰假可能扮演關鍵角色!國外研究發現,當男性申請陪產育嬰假,他們的嬰兒更可能會持續哺乳到2個月、4個月和6個月。無獨有偶,國健署今(12)日公布國內調查結果也顯示,國內產婦在哺乳期間最希望獲得的支持,其中「家人能幫忙照顧嬰兒」就在前三名。...

閱讀詳情 »

北市今新增4例確診個案,當中有2例感染源不明待釐清。台北市長柯文哲坦言,觀察其他鄰近國家馬上解封沒一個是好下場,而台灣整體的疫苗覆蓋率仍低,對於降級還是要慢慢解封,有風吹草動就要馬上退回去,他坦言現在策略就是邊打疫苗邊解封,並相信這樣的計畫對於台灣經濟發展而言是最安全的。柯文哲舉美國數據來說明台灣疫...

閱讀詳情 »

北市社會局長周榆修今說明北市將開放幼童及兒少據點開放措施,其中包含人流限制、實聯制,必須先以電話、網路預約,開放人數根據各場館規模不同有所差異。而外展活動、課程原則上仍停辦,室內仍禁飲食,明天開始民眾就可用電話、官網預約。北市社會局周榆修局長表示,將開放北市社區幼童兒少服務降載啟動,將從8/17週二...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16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個案分佈以新北市6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4例、基隆市2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2例本土病例(其中5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9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