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更年期忽略「八十腰」這數字 當心罹患三高慢性病風險高3倍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一定「腰」注意!國健署調查發現,國人45到64歲女性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比例,分別為28.2%、30.5%、10.4%,約為35到44歲女性的3.2倍、2.1倍及3.5倍,且女性在停經後較容易出現三高、肥胖等問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提醒女性最簡單的自我檢查方式,若是超過理想範圍,即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就代表有風險。

國健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國內45至49歲的女性有2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症狀;而50至54歲的女性,則有7成以上已停經;55至59歲的女性,有9成以上已停經。另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更年期由於卵巢功能的衰退,導致雌激素的分泌減少,進一步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此外,吳建遠提醒,由於女性50歲以後,腰圍過粗比率超過6成,若是腰圍超過理想範圍(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即代表腰圍過粗,表示腹部脂肪組織堆積而影響身體代謝,因而使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風險。

若要遠離心血管疾病,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強調,腹部肥胖、體重過重等,是影響更年期健康的重要因素,建議更年期女性朋友積極採取行動,從自我健康管理做起,提早預防及控制,才能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國健署提供健康5招,遠離三高慢性病:

一、健康飲食 三低二高:遵守用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和高鈣飲食原則,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及豆製品、適量水果與天然食物,以確保營養均衡。

二、規律運動 增加肌力:每週累積150分鐘的身體活動量,如快走、騎自行車等,增加肌肉強度,幫助改善身體的協調性與平衡感。

三、定期篩檢 常保安康: 善加利用政府每年補助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進行定期身體健康檢查,早期檢查、早期治療,避免慢性疾病的風險。

四、按時就醫 規律服藥:三高等慢性疾病患者,務必按時就醫且規律服藥,切莫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

五、情緒管理 心情愉快:學習情緒管理,並於睡前放鬆心情。若民眾有更年期健康相關問題,歡迎撥打免付費更年期保健諮詢專線(0800-00-5107),讓專業人員陪妳走過更年期。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房仲男頻半路「閃尿」溼褲! 白天尿尿次數逾8次當心害羞病已上身

心臟「怦然跳動」竟是更年期症狀! 台灣女性5大嚴重症狀失眠排第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一個35歲的年輕人,如果血壓從來沒高過,平均可以再活40年,但如果血壓高,沒有好好的去控制他,平均只能再活24年。血壓高如果沒有好好控制,就是少16年命而已。但是得了高血壓是否就一定要終身服藥呢?洪惠風醫師表示,高血壓研究最有名的所謂的「佛拉明罕」研究,這研究是由波士頓後面有個城市,有一萬兩千人的...

閱讀詳情 »

尿失禁不是疾病,但可能因為某些生理因素失調而讓尿液不受控制的流出來,往往也會造成患者的心理壓力與生理負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提醒,想要改善尿失禁問題,最主要應先瞭解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也可以嘗試從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等方式著手改善;但若症狀持續時,仍建議向醫師諮詢潛在病因與治療...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許多中老年人常因「血路不通」而肩頸僵硬、手腳麻木,若不積極控制血脂,恐引發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等致命併發症。台北市泰安醫院營養師李錦秋表示,想改善血脂狀況,減重是第一要務,第二則是多吃不同種類的蔬果。 李錦秋營養師說,高血脂患者如果體重...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暐鈞         偏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不過患者們還是先別妄自菲薄!台灣耳鳴協會創會理事長賴仁淙醫師說,「患有偏頭痛等大腦過敏的人也有好處,若照顧好過敏大腦,會更加有創造力、聰明及快樂,甚至能躲過大災難。」根據全世界文獻統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