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改善尿失禁的方法|全民愛健康 尿失禁篇4

改善尿失禁的方法|全民愛健康 尿失禁篇4

尿失禁不是疾病,但可能因為某些生理因素失調而讓尿液不受控制的流出來,往往也會造成患者的心理壓力與生理負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提醒,想要改善尿失禁問題,最主要應先瞭解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也可以嘗試從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等方式著手改善;但若症狀持續時,仍建議向醫師諮詢潛在病因與治療建議為佳。

 

改善尿失禁的方法|全民愛健康 尿失禁篇4

 

尿失禁的原因眾多,黃建榮醫師表示,尿失禁可能與懷孕、自然老化、肌肉損傷有關,也可能因疾病影響所致。若是輕微尿失禁者,建議可試著從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等方式著手改善;但若症狀嚴重,或上述方式無效時,仍建議積極就診為佳。

 

改善尿失禁的方式包括:

 

1. 維持正常體重:日常飲食應均衡攝取,維持適當的體重與良好的排便習慣,以減少因肥胖導致骨盆底肌肉受損。

 

2. 減少腹部壓力:穿著過緊的衣物、經常提重物、過度運動、經常憋尿等都可能增加腹部壓力,進而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

 

3. 適當飲水與排尿:每日建議攝取1,500至2,000cc水分,但建議應小量、多次攝取水分,建議每小時飲用100至150cc水分,或4小時內不超過600cc,避免一次大量飲水,尤其要避免在晚上過量飲水,以免影響夜間睡眠。養成定期排尿習慣也相當重要,一天解尿約8至10次為佳,固定排尿可降低因膀胱滿溢而漏尿的可能性。

 

4. 凱格爾運動:尿失禁常見因骨盆底肌肉鬆弛所致,尤其常見於懷孕與生產後的婦女,建議可藉由持續練習凱格爾運動,以強化骨盆底肌肉的強度與彈性。

 

5. 尋求專業治療:仍有部分尿失禁可能為疾病所致,若上述方式都無改善效果時,建議可主動向醫師諮詢,對症給予藥物、荷爾蒙補充、或採用外科手術治療,以改善尿失禁問題。

 

尿失禁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婦產科、泌尿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 黃建榮醫師

 

延伸閱讀:

【尿失禁自我檢測】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243

【尿失禁的原因】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247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改善尿失禁的方法|全民愛健康 尿失禁篇4

相關推薦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根據衛福部Covid-19最新疫情資訊網頁公告之確認年齡占比百分比,顯示年齡60歲以上的長者佔了確診者三成多,且長者多半也伴隨許多慢性疾病,一旦確診須小心成為重症患者。也因此多呼籲長者在防疫期間盡量在家減少外出頻率。 新竹臺大分院鄭宇庭營養師分享銀髮族居家期間如何聰明健康吃...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中醫大藝廊即日起展出「永遠少女心」主題特展,一共有六位女性藝術家,展出30幅畫作、6座裝置藝術和6種主題香氣,院長陳自諒表示,他偶而會畫畫,這檔展出充滿粉紅甜美感的少女心畫作及藝術裝置特展,非常療癒,讓病患和家屬可以得到心靈的慰藉。 左四院長陳自諒。左三為策展人蔣育鳳。...

閱讀詳情 »

撰稿/資深媒體人 馬華 自今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國人除了關心本土疫情是否控制以外同,樣也非常關心是否打得到COVID-19疫苗,然而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7月底台灣新冠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僅 32.82%,仍有大多數民眾連第一劑都打不到,甚至近期有地方政府反映餘量不足,恐面臨停打疫苗的情形,發生...

閱讀詳情 »

國內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趨穩,連續多日確診數都在2位數,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主持防疫應變會議會後線上記者會時說明,新北市明天起開放內餐飲內用。有關中元普渡,由民政局長柯慶忠說明相關防疫措施,室內最多50人、室外最多100人,不過平安宴、福宴仍禁止。侯友宜下午在市府疫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