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最新數字好嚇人!台灣育齡女性5人1貧血 做足4點就沒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懷孕媽媽最怕貧血!國健署今(9)日公布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國人育齡婦女(15到49歲)的貧血盛行率為19.08%,換句話說,每5名育齡婦女就有1人鬧貧血,出現頭暈目眩、蒼白、氣喘、心悸、運動時會喘等症狀,事實上,國健署強調,備孕期間只要做到4件事就可以降低懷孕期間貧血風險。

這一份國健署2017到2020年進行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育齡婦女貧血困擾不小,而造成貧血的原因主要有遺傳、疾病或營養素攝取不足所導致。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不想貧血上身,準備懷孕的婦女,可在備孕期間的日常飲食中多加攝取預防貧血的重點營養素,或者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相關營養補充品,全部都有助降低懷孕期間貧血風險。

預防懷孕期間發生貧血情形,國健署進一步提供預防貧血重點營養素的攝取建議,有懷孕計畫的婦女在備孕期間只要照著做就能獲得充分營養:

一、孕前補充葉酸:建議每日攝取葉酸應達400微克(μg),有懷孕計畫的婦女,可在懷孕前3個月即開始留意葉酸的補充。多以深綠色蔬菜為主(如:紅莧菜、紅鳳菜、菠菜、韭菜及空心菜等),其他來源包含豆類(如:黃豆、黑豆、紅豆等)、肝臟及瘦肉,另外葉酸為B群的一種,建議烹調溫度不要過於高溫,避免影響營養素的流失。

二、攝取含鐵食物:建議每日鐵攝取量達15毫克(mg),可藉由海鮮類(如:文蛤、章魚、牡蠣)、肝臟類(如:豬肝、鴨血、雞心)及紅色肉類補充;素食者每日至少需攝取一碗深綠色蔬菜(如:紅莧菜、紅鳳菜、菠菜),並在飯後2小時內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類、芭樂、百香果、鳳梨)幫助鐵質吸收。

三、維生素B12很重要:建議每日攝取維生素B12應達2.4微克(μg),維生素B12來源多為動物性食材,如海鮮類(如:蜆仔、文蛤、牡蠣、竹筴魚、鯖魚等)、肉類等;素食者建議蛋奶素,或可由海苔、紫菜片、海帶芽補充,全素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B12補充劑。

四、蛋白質不可少:每餐飲食注意要有蛋白質食物做搭配,如豆蛋魚肉類,才可以提供足夠的造血元素,素食者建議以黃豆、毛豆、黑豆與相關製品為主,如豆腐、豆干、豆包,並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加工品。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Delta太凶!陳時中下令「預防性隔離」守二線 民眾現4症狀別上班上課

台大護理師「打2劑莫德納」突破感染成首例! 跟埃及爸住同大樓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全球疫情每日更新 台灣再增確診2例,為父子檔,累計已達28例。南韓單日再增169例,累計更高達602例。 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3)日宣布,考量醫療人力量能,醫事人員除報准外,不得出國。更新時間:2020年2月23日18時00分優傳媒採訪...

閱讀詳情 »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沒抽菸習慣,55歲的張小姐,持續3個多月以來,講話聲音變沙啞,偶爾喝水還會被嗆到,但是喉嚨不痛不癢,一開始以為是感冒,到診所拿藥,但「破鑼嗓」狀況一直持續,變得心情沮喪不愛講話,轉至醫院進一步檢查,赫然發現甲狀腺有2顆腫瘤,最大達到2.5公...

閱讀詳情 »

胃潰瘍是很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哪些原因會造成胃潰瘍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胃潰瘍最主要的病因是由胃幽門螺蜁桿菌所引起,其次包括藥物、飲食習慣、菸酒等刺激性物質都可能是致病原之一,提醒民眾若有胃潰瘍問題時應積極求診治療,以免惡化成癌症而增加治療的困難度。  胃潰瘍被視為是胃癌的危險因子之一...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要把咳嗽都當作小感冒!一名47歲、長期外派越南工作的女性,去年年底休假返台,趁機接受健康檢查,一直把最近咳嗽狀況當成只是普通感冒的她,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赫然發現肺部右下肺葉竟有一個約1.6公分結構清晰的毛玻璃結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