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最新數字93%學生願打BNT! 防心肌炎改打大腿?陳時中這樣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9月23日起即將大規模進行BNT疫苗的校園接種,由於BNT疫苗可能導致青少年有心肌炎等副作用,香港方面傳出建議改打大腿部位、且青少年只打1劑,台灣考不考慮跟進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6)日回應重申,BNT疫苗引發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副作用值得注意,但並非大家想像中嚴重,除了發生率不是特別的高,也還沒有致死的案例。

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昨全台新增76件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事件通報,其中有3件死亡通報均為接種AZ疫苗,年齡介於59歲到86歲之間。

陳時中說,目前各縣市回報學生接種BNT疫苗的意願調查同意書,除了宜蘭、花蓮以及澎湖之外,已有19縣市回報,同意比率極高,願意接種的學生比率高達93.83%。

陳時中表示,接種BNT疫苗之後發生心肌炎的報告一直都有,但發生率並不是特別的高,值得大家注意,不過,並不是大家以為非常嚴重的疾病,事實上,類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還沒有致死的案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根據美國先前公布報告,沒有青少年因心肌炎而住進加護病房,香港方面,開始施打BNT疫苗也滿久了,迄今共有37名青少年出現心 肌炎或心包膜炎症狀,其中30人是在接種完第2劑發生的,平均年齡在15歲左右。

不過,羅一鈞強調,這些青少年5、6天就可以出院,只是醫師建議出院之後一段時間,約3個月左右,要避免激烈運動,症狀並非大家想像的嚴重,會誤以為需要裝葉克膜那樣,但它還是一個影響主要器官的病症,國內會小心監控,並估計有無超出背景值、嚴重程度等等。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北幼園「接觸者的接觸者」解隔離竟確診 陳時中認了匡列該加嚴!

一日到貨「108萬劑莫德納+64萬劑AZ」 陳時中曝最新接種對象規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當身體發現癌細胞時,常見會以手術切除病灶以防後患;然而,若是全身都有的淋巴出現癌化徵兆時,仍可治癒嗎?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吳思遠醫師/台大醫學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表示,治療惡性淋巴癌多以化學治療為主,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國人最常見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 (Diffuse lar...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陝紅宇 從去年夏天開始,藥品公司已經召回數百種血壓和心臟藥物藥物,經過測試顯示藥物中含有少量潛在的致癌雜質。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週五對多種通用血管緊張素或ARB藥物的召回方案進行了評論,稱這些雜質可能是在藥物製造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或材料再利用的結果,比如溶劑。 ...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陽光能消炎、抗菌、治皮膚病、防骨鬆,擊退憂鬱症,好處多到數不完,但真有這麼好?不過是上一個世紀末的論點,不少醫學報告卻是不斷宣導過度曝曬陽光的壞處,例如:會傷害皮膚,出現曬黑、長斑、老化現象,這是愛美女人的天敵,希望民眾做好防曬,與陽光保持距離,甚至提出警告,陽光是提高皮膚...

閱讀詳情 »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肺癌位居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即使不菸、不酒,體能好也不等於不會罹患癌症。然而,肺癌初期通常症狀不明顯,南基醫院協同院長 蔡松彥醫師也是在例行檢查中才發現罹患早期肺癌,在化療五個月後又疑似復發,主流醫學無法進一步幫忙,於是花了近千萬學費,嘗試許多新的療法。 TVBS《健康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