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最棒父親節禮物 新型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讓老爸更帥氣

最棒父親節禮物 新型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讓老爸更帥氣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0多歲男性,兩眼都有高度近視,右眼1200度、左眼1500度,左眼曾動過視網膜剝離手術,結果日前發現左眼有很嚴重的白內障問題,經醫師評估可使用新型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術後視力恢復到1.0、0.8;如今,看遠、看中、看近視野都清晰,夜間開車也都沒有問題,大讚:「眼睛回春,好像回到了20歲!」

65歲以上 2人有1人有白內障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父親節,準備送什麼禮物孝敬辛勞的老爸呢?根據台灣眼疾流行病學研究,目前國內中老年人眼科門診就診率第一的疾病為白內障,65歲以上老年人的白內障盛行率約為6成,每2人中就有1人以上罹患白內障。

白內障視力未達0.4即可以手術 人工水晶體成需求

開業眼科院長林鴻源指出,白內障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眼睛退化問題之一,一旦有白內障問題,且視力矯正後未達0.4且影響視力甚至生活,建議可以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術治療。以往單焦點人工水晶體,患者術後可能要準備多副度數不同的眼鏡以應付不同距離的需求,或使用多焦鏡片眼鏡,可能會讓原本沒有配戴眼鏡習慣者,造成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因此現在有愈來愈多人選用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以減少對老花眼鏡的需求。

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容易分光

林鴻源院長表示,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具有遠中近3種焦點,術後不需要配戴多副眼鏡,但卻會產生分光的現象,夜間容易出現眩光、光暈,尤其夜間開車會看不清楚,且有視網膜及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落患者,都不適合使用。

高清影像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使用限制變少、視覺更清晰

隨著新科技的推陳出新,「高清影像HD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大幅改善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限制。林鴻源院長強調,高清影像HD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是藉由遠焦、近焦兩個大區段,透過專利區域折射設計,改善過去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各焦點間容易有屈光模糊的問題,更大幅改善分光的缺點,達到看遠、看中、看近影像清晰不分散,視覺清晰度、解析度明顯提升;且鏡片穩定度較高,讓許多原本不適合接受人工水晶體患者,如輕微的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也有機會能夠擁有看遠看近皆清晰的視覺。

最棒父親節禮物 新型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讓老爸更帥氣

眼睛回春不是夢 人生更睛彩

林鴻源院長建議,若視力明顯減退都應該盡快找眼科醫師詳細檢查是否為白內障;若經確認需要手術者,對於術後看近看遠都不想配戴眼鏡、有近距離用眼習慣(如閱讀、使用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有夜間視力需求的開車者,或輕微的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者,都可以有機會使用「高清影像HD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患者術後滿意度極高,更能讓眼睛恢復年輕時的帥氣、重拾睛彩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4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午飯時間長長人龍,上班族耐心等候,只想飽餐一頓。根據統計,全台外食族比率有六成,中餐外食更有高達八成之多,最容易忽略的營養有維生素D3、維生素C及維生素B,嘴破、疲倦、注意力難集中是最常見的問題。有的上班族會到藥局選購各式營養品補充身體所需,社區藥局藥師吳思杰建議,外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60多歲的淑惠阿姨(化名),因為慢性心房顫動,長期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來預防缺血性中風。某日因不慎跌倒,撞擊頭部,導致硬腦膜下出血,緊急送醫治療。所幸醫師透過反轉劑注射,短時間內就恢復其凝血功能,並立即進行緊急手術。術後一個星期,病人即恢復良好返家休養,數週後又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近期台灣天氣慢慢轉涼,較乾的氣候讓不少人皮膚發癢,東抓抓、西抓抓,許多人的皮膚出現冬季乾癢的狀況。在季節轉換時的發癢情形就已讓人難耐無比,更別提有一群「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在一年四季都飽受病情困擾,不僅是皮膚發癢,更有紅腫、發熱,甚至產生流血、疼痛的情況。越抓越癢惡性循環 ...

閱讀詳情 »

上班族經常處於久坐狀態,脊椎便容易失去活動能力,而扭轉是對身體最有益處的瑜伽姿勢之一。以身體的角度來看,扭轉能讓脊椎和主要關節(包括臀部和肩部的關節)保持良好的活動狀態。扭轉對脊柱神經和整個神經系統都有很好的放鬆效果,有助於減輕疲勞,並可改善肩頸酸痛、腰酸背疼等上班族的職業病,甚至有助促進腸胃蠕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