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會得精神疾病是因為不知足? 臨床心理師告訴你背後心理

會得精神疾病是因為不知足? 臨床心理師告訴你背後心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時真的撐不下去了,每天都逼自己讀完大學,但腦中都是痛苦的想法,明明是本來覺得很簡單的上課,都悶到沒辦法去,也唸不下書,更怕被發現。」一位憂鬱症患者描述著過去的抑鬱症狀,這並不是他「沒毅力」,而是心智經歷著難以違抗的生理失調,讓原應能做到的事困難重重。

難以了解精神疾患 多認為是鑽牛角尖

成大醫院精神部劉柏志臨床心理師指出,相較於身體疾患,大眾對精神疾患常有如「一定是你想太多,想開一點就好啦!」、「會得精神疾病,是因為不知足!」等冷眼旁觀的回應。這是因為難以了解精神疾患外顯行為的背後原因,難以了解患者的情緒困擾或問題行為,並非只是鑽牛角尖或不肯努力。

精神疾病牽制腦、生活 心理衡鑑推測病因

劉柏志臨床心理師表示,精神疾病是一種牽涉腦部功能和生活方式的系統疾病,有其腦部病理,且和生活表現交織複雜的關係。雖難依據單一簡約的檢查或描述做出診斷判斷,但臨床心理師能藉由「心理衡鑑」,應用行為觀察、會談、標準化心理測驗工具等,考量主觀症狀及客觀徵象,釐清推測可能的病理,在互動中檢視各種因素,形成醫療角度理解。

心理治療 讓受傷的心靈能被療育

依據心理衡鑑形成的理解,接著會針對患者的病況進行「心理治療」,如:聚焦問題應對方法的認知或行為治療,或聚焦生活態度重塑的精神動力、人本與現實治療等。劉柏志臨床心理師說明,在治療中的強心健腦練習、及抒發回饋思辨中,逐步培養合宜的生活技能、拼湊安適的生活態度。

【延伸閱讀】

你該知道的新醫學名詞 - 生物相似性藥

疫情三級期間 給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患者的就診建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1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對於醫美整形接受度越來越高,不少愛美民眾會選擇定期到醫美診所「進廠維修」維持年輕美貌,就有醫美集團前進宜蘭羅東開分院,滿足宜蘭民眾對醫美整形的需求!心繫宜蘭鄉親對醫美治療需求 醫美集團總院長黃仁吳回鄉開分院這家醫美集團的醫療團隊平均資歷超過十五年,該醫美集團總院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34歲的李女士,新婚不到三年即發現乳癌,幸好發現得早,及時手術將腫瘤清除。但這並未解決她的煩惱,因為想要孩子的她,對於後續治療要如何同時降低乳癌復發,也盡量不影響未來生育規劃,充滿疑惑。醫師建議她,採用副作用較少的雙抗荷爾蒙療法先穩定病情,如今她已是一個孩子的媽,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細胞治療為新興醫療技術,不少末期癌症患者為求一線生機,會遠赴海外尋求細胞治療。為滿足國內癌症患者的醫療需求,免除其遠赴國外求醫之苦,目前衛福部發布特管辦法,開放六項自體細胞治療項目,醫療機構得擬定完整計畫書提出申請,內容需包括細胞治療療程、技術說明書、細胞完整製程與品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炎炎夏日,暑假將近,氣溫也日益攀升,青少年相約到水域戲水的機會相對增加,有些家長也會選擇親子戲水活動做為暑假與孩子的娛樂;然而,戲水固然是消暑的好活動,但相關的安全措施卻不可少。確保戲水安全 謹記救溺5招根據10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國人0-19歲事故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