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蟹足腫年發生率約為萬分之15,男女發生比率相當,有色人種發生機率高於白色人種,並有家族遺傳傾向,與基因、免疫相關。蟹足腫好發於前胸、腹部、肩膀、上背部、頭頸處、耳朵等處,如果有這種體質的人,可能連長青春痘、穿耳洞、蚊子叮咬,甚至是打疫苗處都會發生蟹足腫。至於發作的時間不一定,有時候會事隔數星期、數個月,甚至是數年後才發生。
日前亞東紀念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游彥辰收治1位蟹足腫病人劉先生,恰好是藝人蜆仔的父親。劉先生5年前因後背部長了粉瘤,接受皮下腫瘤切除手術,術後的疤痕復原不理想,逐漸形成疤痕增生,除了醜形之外,常常會有疼痛難耐的狀況。後來劉先生到整形美容外科尋求幫助,經醫師評估後確診為「蟹足腫」。
游彥辰跨科和放射腫瘤科的醫師謝忱希合作,以接力的方式進行治療,首先安排手術將疤痕切除並重新縫合,術後連續3天進行局部皮膚的放射線治療;2周後拆除縫線後,在疤痕處貼「矽膠貼片」照顧疤痕,幫助疤痕成熟,持續約半年的時間。目前術後1年半的追蹤,沒有疤痕增生復發的情形,也沒有出現疤痕疼痛、搔癢的症狀,已達成功治療的目的。
一般來說,疤痕種類區分為成熟型疤痕、肥厚性疤痕或是蟹足腫。不論是因為痘疤、外傷、手術或任何原因,身體的傷口癒合後形成的組織,就是疤痕組織。很多患者看到傷口沒有收好,有不美觀的凸起,就以為是「蟹足腫」。
肥厚性疤痕和蟹足腫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肥厚性疤痕是在原本傷口範圍內的疤痕增生,沒有侵犯到旁邊正常的皮膚;蟹足腫則是疤痕組織的增生,侵犯到旁邊正常的皮膚組織而有擴大的現象,就像螃蟹的腳往外伸長的樣子一般。
針對疤痕的治療有許多的方式:在傷口剛癒合、疤痕成熟的時期,可以使用美容膠帶、矽膠貼片或矽凝膠等照顧疤痕,協助減少皮膚張力,降低疤痕變寬的機會,並且利用對疤痕的加壓,降低疤痕增生凸起的機率,但若像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增生、凸起嚴重,則需考慮局部疤痕內類固醇注射,或者手術重新修整。
蟹足腫相較於肥厚性疤痕,手術修整後復發率非常高,單純以手術切除,控制率約50%;若手術後24小時內加上局部低劑量放射線治療,每日照射1次、連續3天進行3次照射,可降低復發的風險,將蟹足腫的控制率提高至82%,對患者而言不啻是另1選擇。醫師提醒,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策略,以獲得最佳的治療結果。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孕期常見3大肌膚困擾,如何保養與解決?
孕期常見3大肌膚困擾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臺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王昱澔 懷孕期間,有些變化是妊娠結束即可恢復,也有些變化會在媽咪身體上留下甜蜜的印記,無論如何,正確的認識與處置,都能讓媽咪的孕期有更多安心。 孕期常見肌膚困擾 黑色素細胞活躍 妊娠期間,孕期所分泌的荷爾蒙...
閱讀詳情 »翻轉新北偏鄉長照 在地安老不是夢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住在新北市三峽雙溪山上的計阿姨,5年前因頸椎壓迫神經,引發左手麻、 痠、痛,嚴重到晚上無法入眠,每天往返台大醫院接受復健,舟車勞頓非常辛苦;直到雙溪衛生所成立附設物理治療所,讓她節省往返交通時間,以及掛號、復健費用。復健狀況良好 她當志工回饋社區 ...
閱讀詳情 »天冷腸胃不消化! 中醫:優酪乳+地瓜助保健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元旦剛過,適逢尾牙、聚餐高峰,不少人吃太多大魚大肉,導致腸胃不適掛病號。中醫師陳峙嘉指出,冬季氣溫改變,容易造成體內消化系統不穩定,如果日常保養飲食未加以注重,生活習慣不良讓腸胃加班,時間一久惡性循環,腸胃就容易出問題,建議民眾可攝取高纖、有好菌的食物保健腸胃。白色食物...
閱讀詳情 »胖到手腳麻木 這手術救了傑出青年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22歲的鍾華瑄是名自閉症患者,透過藝術天份創作許多繪畫作品,去年榮獲十大傑出青年;其實,她也曾是體重破百的肥胖患者,一度胖到手腳麻木、行動吃力,前年接受減重手術,一年內就瘦了65公斤。她減重成功 創作靈感源源不絕鍾華瑄分享,體重不斷攀升,直接衝擊她最愛的繪畫創作,前年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