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多囊性腎臟病家族史 應定期檢查保健康

有多囊性腎臟病家族史 應定期檢查保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多囊性腎臟病在台灣約每1000個人就可能會有一個人罹患,主要因基因的缺損,造成左右兩邊的腎臟不斷產生大小水泡,雖這些水泡屬於良性,但隨著年齡增長,水泡也逐漸增加,甚至可能將原本腎臟撐成原本五倍以上的大小。臺中榮總嘉義分院腎臟科謝至同醫師指出,在成人診斷中,多囊性腎臟病多為體顯性多囊腎,換句話說,多囊腎病患者子女也可能有一半機率遺傳到此疾病。

35歲男罹多囊腎 竟是遺傳性所致

一名35歲黃先生,過去除了血壓偏高,身體並無大病痛,直到近來接受公司員工體檢,卻發現兩邊的腎臟都變大,且長滿水泡,經詢問家族病史後得知原來黃先生父親已是已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者,且腎臟同樣也長滿水泡確診為遺傳性多囊性腎臟病,也就是多囊腎。謝至同醫師說,因此也建議黃先生兩位妹妹皆來檢查,也發現其中一位同樣患有多囊性腎臟病,並建議黃先生與妹妹們都需定期門診追蹤。

多囊腎病人腎臟功能易衰退 最終得面臨腎臟替代療法

謝至同醫師解釋,多囊性腎臟病不僅會使腎臟功能衰退,患者也會出現血尿、腎臟結石、泌尿道感染等症狀,且在腎臟以外的器官也可能會出現水泡,隨著腎臟體積的增加並伴隨著腎臟功能的退化;多數多囊腎病人最終會進入末期腎臟病,須接受腎臟替代療法,雖需洗腎的年齡因人而異,但若為腎功能快速退化的病患,恐在50幾歲時就得開始洗腎。

多囊腎病患把握五關鍵 延緩腎臟功能衰退

雖多囊腎目前還未有效的方法可治癒,但患者平時仍可把握五個關鍵,幫助延緩腎臟功能衰退,包括控制血壓、注意飲食、不要隨意服用藥物、適度運動以及定期門診追蹤治療。謝至同醫師強調,近年來有一種新的口服藥物可進一步減緩水泡的生長速度、減緩腎臟功能退化,患者進一步詢問腎臟科醫師,重要是多囊性腎臟病早期無症狀,因此若得知家人罹患多囊性腎臟病,也因儘早就醫檢查,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延伸閱讀】

三代祖孫都發病 多囊腎洗腎提早15年

年紀輕輕就洗腎?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作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別再說你不會做蛋糕!只要有電飯鍋,鬆軟可口的蛋糕輕鬆實現~留著,做給父母吃,做給愛的人吃。 準備好材料:麵粉,雞蛋,牛奶,鹽,糖,油。注意:這個過程不能沾一滴水,器皿都擦乾再用哦。 按量打蛋,在這裡我用了4個,蛋清分離 三根筷子準備打蛋清 打兩下就這樣了 為了突出甜,放一點點鹽 一勺糖 繼續打繼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1名72歲老翁常常赴醫院拿藥,近來因血糖升高,前後到兩家醫院看診拿藥,回家後王先生認為兩家醫院開的降血糖用藥長得不一樣,一次吃兩種應該更有效,且回去後竟一次服用兩種藥物,沒想到卻出現意識不清且呼吸困難等症狀,緊急救醫治療,醫師評估恐是過量服用降血糖藥,才出現乳酸中毒的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馬羿縉報導)氣喘患者到底能不能路跑呢?其實若能藉由適當的運動,不但能幫助提升肺活量,也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彰基醫院中華路分院副院長暨胸腔科主任林慶雄指出,但運動前一定要作好事前準備,作好自我健康管理,氣喘患者也能開心跑上路。其實對於氣喘患者而言,台灣氣溫變化較大,容易對支氣管造成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