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皮蛇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 1成會有持續性的神經痛

皮蛇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 1成會有持續性的神經痛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1名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的60多歲先生,4、5個月前曾罹患帶狀疱疹,近幾個月來一直飽受庝痛之苦,藥越吃越多但都沒改善,且陸續產生頭暈、噁心等副作用,也影響睡眠和產生焦慮症狀。經醫師診斷,原來是罹患「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於是在給予藥物調整外,另搭配靜脈營養療法,經1至2個月的治療,患者表示疼痛緩解且頭昏腦脹的感覺也都不見了。


帶狀疱疹好發50歲以上 10分之1的患者更有後續的神經痛


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陳惠萱醫師解釋,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其實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第1次發病時會長水痘,其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內,等到日後抵抗力低弱時會發病,在皮膚產生病灶,也會引起神經發炎的疼痛。而現在秋冬換季,更是帶狀疱疹的好發期,尤其是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疲勞、壓力、免疫力差者,更容易發病。


陳惠萱醫師表示,患帶狀疱疹後約有10分之1的病患會有持續性的神經痛,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有人說像針刺、像電到,也有人是風吹就痛,久了還會合併其他症狀,像是睡眠障礙、情緒低落、頭昏腦脹等。治療上多以抗病毒藥、抗癲癇藥等藥物為主,但效果不佳者可能藥越用越多而有副作用,可考慮搭配其他療法,靜脈營養注射即是1種輔助治療。


靜脈營養療法緩解神經痛 輔助治療降低口服藥量


靜脈營養點滴注射是1種幫助緩解神經痛的輔助療法,會依患者狀況給予個體化的配方,經周邊靜脈注射液滴注,在門診即能執行。該名患者經接受1周1次的靜脈營養治療,1個月後疼痛、失眠、頭暈等症狀明顯改善,口服藥物也能慢慢減量。


把握3天內黃金治療期 醫師呼籲應保持良好生活作息


陳惠萱醫師呼籲,帶狀疱疹與免疫力息息相關,平常有良好睡眠、壓力調適、規律運動、均衡飲食、控制好慢性病,能下降帶狀疱疹發病的機率。一旦發現病灶,特別是皮膚發疹後的前3天內要趕快就醫,依不同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早期治療對減輕症狀及縮短病程效果會最好。


更多NOW健康報導
▸秋冬季節溼疹反覆發作! 肝功能不佳恐增加治療困難度
▸開學視力檢查近視度數暴增 疫情期間用眼習慣改變惹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平均餘命增長、民眾健康卻在倒退?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國人平均餘命為79.5歲,比前年增加0.3歲,但平均每3分23秒就有一人死亡,死亡時鐘和前年相比快了兩秒。醫師強調,平時若沒落實健康養生的生活模式,就算壽命延長,晚年也只能在病床上度過;所以,想要健康呷百二,就要落實養生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糖尿病會有許多併發症,尤其是發生心肌梗塞及中風機率要高出一般人!根據最新臨床研究顯示,糖尿病用藥Saxagliptin,不但能控制血糖,不會出現低血糖,而且不會增加血管風險,並能降低小血管病變,以及尿蛋白發生率也可降低,大幅提高了糖尿病人的生活品質。該項研究是於荷蘭阿姆斯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肝炎可經由施打干擾素治療,但卻容易有疲累、掉髮等副作用,造成病患治療意願低落;不過,國內藥廠研發出「P1101長效型干擾素」,經由台大醫院第2期臨床試驗發現,9成受試者治療效果佳,且副作用極低,目前已進入第3期人體臨床試驗,最快可在2015年上市。中研院院士、台大醫學院臨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乳癌年輕化早就不是新聞,但是您知道嗎?台灣乳癌患者平均年齡,竟比西方國家少了快三十歲!根據統計,西方國家乳癌診斷年齡約在70到74歲,國人卻只有45到49歲;其中,35歲以下的患者比例,更是美國的4.5倍。值得注意的是,國內40歲以下的年輕型乳癌患者,在診治過程中產生情緒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