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得久不代表睡得好! 小心「倦駕」釀大禍

睡得久不代表睡得好! 小心「倦駕」釀大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正常人睡眠能達到深度睡眠週期,而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淺眠、睡眠品質差,這就是為什麼同樣睡足8小時,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還是睡不飽的原因。若懷疑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打呼、夜尿多、白天嗜睡、容易頭痛、產生高血壓,最好接受睡眠檢測。

57萬潛在呼吸中止症患者 醫學會籲大眾重視

疲勞駕駛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差,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最容易發生疲勞駕駛,開車疲勞、精神不濟,紅燈闔眼就秒睡,尤其是職業駕駛,行駛在馬路上猶如不定時炸彈。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估計,全台約有57萬名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多數未被診斷。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李學禹教授表示,從交通安全的角度,學會希望能夠尋求民間企業的支持合作,再由交通部指導,所以找了台灣在服務量、司機數最多的台灣大車隊合作,為司機們進行睡眠品質的檢測。台灣大車隊營運長周恆倫則表示,希望透過車隊司機的檢測,了解駕駛的睡眠狀況,若有發現罹病則提醒及早就醫,藉由這樣的拋磚引玉,希望能夠喚醒社會大眾重視疲勞駕駛,減少交通意外傷亡。

睡眠少於4小時 交通事故機率增10

據交通部2016年統計,疲勞駕駛肇事傷亡人次破2000人,不只危害駕駛本人,對其他公路用戶更是危險。交通部道路安全督導委員會組長徐台生表示,美國的研究顯示,如果睡眠只有4小時或更少,會比一般有充分睡眠的駕駛人高出10倍的交通事故發生率,非常值得注意。

睡眠中心僧多粥少 小巧設備讓你居家而測

全台54家睡眠中心大約只有260床提供檢測,排隊要一年半載才排得到,難消化57萬名患者,有鑑於此,業者推出居家睡眠檢測,小巧設備在家就能做,比起夜宿陌生環境,居家檢測較不拘束,也能得出較真實睡眠情況。

呼吸道狹窄導致 醫推非侵入式治療

根據睡眠醫學學會指引,呼吸中止症因呼吸道狹窄影響呼吸,治療方式包括開刀、戴牙套、減重等,但以非侵入式睡眠正壓呼吸器治療最有效。顧及用路安全,懷疑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好還是做睡眠監測並積極治療,讓馬路不再是虎口,而是安全駕駛回家的路徑。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7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防疫旅館數量不足,昨(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出面強調,沒有證據空調會散佈病毒,只要業者清消足夠,可以讓居家檢疫民眾入住一般旅館,不需要分層或分棟。今(19)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親自說明,沒想到政策大轉彎,接受地方政府建議,居家檢疫民眾,依舊必須在指定防疫旅館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爭議許久的外籍學生入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教育部宣布,今(19)日開始,開放所有高中(含)以下學生入境,教育部估計應該會有2500餘人,將採分批入境方式,全數都需要居家檢疫14天,結束隔離前必須執行PCR病毒檢驗,確認陰性才准放行,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這是為了避免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天啊!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我還這麼年輕!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會發生在我的身上!」34歲的張小姐,日前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健康檢查,發現左側乳房的內下側有一處約1.8公分的異常影像,在進一步檢查後,發現該處疑似為乳房腫瘤且邊緣不規則,後續經由乳房外科醫師病理切片確診為罹患乳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細胞療法正夯,但費用一點都不親民,以治療膝關節為例,動輒70至80萬元不等,部分醫院甚至需100多萬元,並非一般民眾所能負擔,為此,衛生福利部公告「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提供細胞治療正確完整資訊,保障民眾權益。 衛福部於2018年9月發布特管辦法,開放自體C...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