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服用甲狀腺亢進藥物 小心引發副作用

服用甲狀腺亢進藥物 小心引發副作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5歲劉太太,日前突然體重變輕,且感到心跳加速、雙手發抖、盜汗等症狀,因此就醫看診,經進一步抽血檢查,確診為甲狀腺亢進;為恭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葉振聲表示,患者接受克抗甲狀腺藥物卡必麥宗治療後,狀況逐漸穩定,但隔年,卻又突然出現飯後飢餓、盜汗等疑似糖尿病症狀,才又緊急安排門診檢查。

無糖尿病卻出現低血糖 原來是服甲狀腺藥物造成

葉振聲醫師進一步表示,檢查發現,患者血中胰島素抗體飆升至37%,且接受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也確實會產生低血糖的情況,但評估患者本身並無糖尿病,研判可能是因服用抗甲狀腺藥物卡必麥宗後,造成身體免疫系統產生胰島素抗體所導致病症。

服甲狀腺藥物 僅8%患者出現胰島素抗體 

卡必麥宗含有雙硫鍵化學方程式,能使胰島素的雙硫鍵斷掉,而這些斷掉的胰島素,就容易在葛瑞茲夫茲患者表現為外來品而產生胰島素抗體;葉振聲醫師表示,臨床上,服用卡必麥宗治療甲狀腺亢進的患者,佔8%會出現胰島素抗體,但僅1%會出現症狀,此個案經改用其他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症狀已逐漸獲得改善。

對抗甲狀腺機能亢進 從調整心態開始

甲狀腺機能亢進多好發於20至40歲年齡層,女性和男性比又為七比一,治療上,能透過藥物治療、放射性碘治療、手術治療等3種,但不論接受哪種治療方式,並不能保證能完全治癒;葉振聲醫師呼籲,甲狀腺患者一定要多點耐心,除了定期回診規律追蹤,也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並調整自身心態,積極面對,就能和它好好相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8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綠豆、紅豆哪一種營養高?這是國人的迷思。營養師指出,很多人以為紅豆、綠豆,有個「豆」就是豆類,但其實包括,花豆、薏仁、豌豆,都不是豆類,而是全穀雜糧類。以「高鐵、高纖及高鉀」等3大營養素來看,綠豆略遜紅豆一籌。 營養師蘇妍臣指出,民眾最常將紅豆、綠豆、南瓜、玉米等「全榖雜糧類」食物,當成蔬菜或豆類食...

閱讀詳情 »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事實上,輕忽脂肪肝,不僅有演變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風險。根據國內三軍總醫院最新研究發現,有脂肪肝問題者,未來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更是沒有脂肪肝者的2.63倍。因此,不想「奪命癌症」胰臟癌上身,積極逆轉脂肪肝問題非常重要。 肝臟是人體重要「加工廠」 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麻疹確診病例,為北部20多歲女性,7月13日起陸續出現咳嗽、喉嚨痛、發燒、臉部出疹等症狀,並於18日就醫,因症狀持續,19日再次就醫,經通報檢驗於日前確診,目前個案症狀已改善,居家隔離休養中。已掌握與個案接觸者72人疾管署表示,個案潛伏期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危險情人的社會新聞時有所聞,而民眾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恐懼或是不斷地撻伐當事人,但在謾罵之餘是否思考過危險情人的產生,可能是你我所共同建構出的社會文化所延伸出來的問題。李訓維心理師表示,危險情人(邊緣型人格)的產生,其實與社會關係漸漸疏離有關,我們總是花太多的時間去面對高張力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