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服藥導致排便不順暢? 嘗試做這幾件事改善

服藥導致排便不順暢? 嘗試做這幾件事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排便不順的困擾嗎,除了因大家常見的膳食纖維或水分攝取不足、缺乏活動、懷孕等環境改變,或飲食不均衡等原因造成的便秘,其實你服用的藥物,也可能成為造成排便障礙的關鍵;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包括降血壓藥、胃藥、鴉片類鎮痛劑、抗組織胺、抗憂鬱藥以及刺激性瀉劑等,都可能因含有的成分,導致出現排便不順暢的問題。

長期服用胃藥 所含成份恐使大便變硬

像是降血壓藥,其中含有的利尿劑,會幫助身體排出體內水分,這時就會促使腸腔內水分不足,造成大便變硬,若為降低中樞神經的交感神經作用的降血壓藥,像clonidine通過腸道神經的作用,就會限制消化液分泌,降低腸道平滑肌蠕動能力造成便秘;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而民眾喜愛服用的胃藥,所含的制酸劑成分為鎂、鈣或鋁化合物,長期間服用下,恐與腸道內食物殘渣結合,成為無法吸收的鋁鹽和鈣鹽,使大便變得乾硬。

抗憂鬱劑易減緩腸道蠕動 造成便秘

藥害救濟基金會進一步解釋,至於用於治療過敏以及感冒的抗組織胺,像是第一代抗組織胺,就會造成副交感神接受器上而延緩腸道平滑肌蠕動,導致排便困難,另外,包括三環抗蠕動鬱劑、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等抗憂鬱劑,也都可能造成腸道分泌腸液不足,甚至減緩腸道蠕動,延長糞便在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因而發生便秘情況。

長期依賴瀉劑排便 小心反造成便秘

而像是番瀉葉、蘆薈等刺激性瀉劑,雖能刺激大腸壁以舒緩便秘情況,但若民眾長期依賴刺激性等瀉劑,反而會使結腸張力減弱,導致排便更不順暢;藥害救濟基金會呼籲,平時除了可適量攝取燕麥麩、薏仁、黑豆、木耳等膳食纖維,且補充足夠的水分,以及適當的運動,藉以改善排便不順暢的問題,若服藥過程中,出現排便困難,也可與專業醫師或藥師討論,以減緩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

【延伸閱讀】

乳癌肺轉移 口服化療亦有機會長期存活

海水反射紫外線易使釣客白內障! 人工水晶體怎麼選?

停經4年後又滴滴答答 6旬婦罹卵巢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6歲女性近年頻頻感到心悸、喘不過氣,原本以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直到某日因為暈眩送往急診才確診為心房顫動,檢查發現她因為長期心律不整導致心臟衰竭,負責打出血液的左心房擴大無力,左心室射出分率僅有21%,遠低於正常水平,情況相當危急。所幸,她經藥物與手術治療3個月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顯示,新冠肺炎感染人數超過800萬,死亡病例已達43萬。綜觀全球,我國疫情有效漸緩,防疫成果備受國際肯定。臺北榮總自107年起承接新南向一國醫中心越南計畫,與越方進行多項醫衛活動交流,即使受疫情影響,雙方仍以視訊會議方式保持交流熱度,讓越方...

閱讀詳情 »

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中老年族群常見的病灶中,以走路無力、膝蓋疼痛等退化性關節炎最為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多會有疼痛、不良於行,嚴重發炎時甚至有積水水腫等症狀,患者不僅受到疼痛所苦,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在症狀還沒嚴重到關節置換的程度之前,多會接受玻尿酸或自體濃縮血小板(PRP)注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冠狀病毒其實是人類常見的病毒,流行感冒有10%至20%由這種病毒引起,但大部分是α群的病毒。大部分的人都有抗人類冠狀病毒的抗體,例如對OC43這型的冠狀病毒,6歲以上的人普遍擁有抗體。不過,SARS、MERS、新冠病毒(COVID-19)對人的傷害比較大,同屬於 β類。冠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