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服3種降血糖藥無效? 醫:應考慮新型藥物

服3種降血糖藥無效? 醫:應考慮新型藥物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

台北一名50多歲的彭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約10年,雖每日規則服用3種口服降血糖藥物,但血糖指標的糖化血色素依然偏高,且體重逐年上升。直到接受新型降血糖藥物SGLT-2(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抑制劑5個月後,才使血糖達標,且體重也下降了4公斤。

新型藥物降血糖 無體重上升副作用

成大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鄭凱比醫師表示,近年發展出的口服SGLT-2抑制劑及皮下注射GLP-1 (glucagon-like peptide-1)腸泌素這2類降血糖藥物,在最新的大型跨國研究均顯示,兩者不僅可以降低血糖、鮮少造成血糖過低的副作用,更有降低體重、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死亡率的效果。美國糖尿病學會2018年病人照護指引也建議,針對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病人,若在給予第一線糖尿病藥物(Metformin)後血糖仍未達標,就應考慮服用這兩類新型降血糖藥物。

血糖控制不良 引起併發症恐死亡

鄭凱比醫師指出,糖尿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5,且罹病者的血糖若是控制不良,甚至可能造成多種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冠狀動脈疾病、周邊血管疾病等,其中心血管疾病更為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與三高密切相關 體重變化不可忽視

為了控制好血糖,糖尿病病人多數會選擇胰島素或是傳統口服藥物,但使用這些藥物雖有效降低血糖,卻也常常帶來體重增加的副作用。根據英國一大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使用胰島素治療12年,造成病人體重平均上升8公斤;另有研究也發現,體重上升會進一步對病人的血壓、血糖及血脂均可能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鄭愷比特別提醒,在控制血糖的過程中,體重變化也不容忽視。

每天新增68名糖友 體重控制須注意

依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在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8%,其中男性佔13.1%、女性佔10.5%,推估全台灣約有227.5萬糖尿病病友,且每年以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亦即每天約新增68名糖尿病病人,而體重控制對於日益增多的糖尿病病人也是相當嚴肅的課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3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冬天鋪床換棉被、使用吸塵器打掃家裡,當心增加學童氣喘、過敏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報告指出,全球5歲以下死於肺炎的兒童中,超過50%致病原因與家庭空氣污染有關。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國人每天約有80~90%的時間待在室內,家裡的空氣品質,對兒童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現代人對美的定義,不脫西方人的框架,然而隆鼻並非一味追求高挺就好,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東方人臉孔。專業耳鼻喉科醫師表示,與西方人的挺窄鼻、薄皮膚、深輪廓相比,東方人因臉部較扁平、鼻形多為寬鼻且厚皮膚,先天條件上相對弱勢,因此西方人的隆鼻法未必適用於東方人臉上。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57歲的林姓婦人表示,平時為家庭主婦,每天幫家人煮三餐,生活習慣規律,不菸不酒,但偶爾會咳嗽長達一個月,以為是感冒不以為意。直到去年五月,健康檢查後發現肺部有一小塊陰影,進一步使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揪出左上肺葉各有一顆大、小腫瘤,確診為肺癌第二期。肺癌症狀不明顯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大體老師啟用前,林先生每每思念發作,都從嘉義開車北上來看看妻子。透過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導演帶觀眾一起走過大體老師家屬的路。回想紀錄片的拍攝歷程,大體老師丈夫林惠宗先生說,開心的事情,是想要看老婆就可以來見見她;當大體老師要啟動,開始讓學生學解剖課的那一天,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